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建筑:“此地人”的文化生态场景

常 青

2013年12月09日08: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城市建筑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构成部分。目前我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景观发展水平仍不平衡。处在这一历史阶段的中国建筑,怎样体现既往与当今、时代与地域的关系?这是当下中国城市建筑文化生态演进的重要思考点。

“现代性”促成了合理的城市化和建筑现代化,也导致了文化断根的城市化和城市、建筑的千篇一律。于是,面对历史空间,便有两种倾向:标榜逻辑合理的“新陈代谢”和诉诸历史价值的“怀古恋旧”,而前者占压倒性优势。观察中外城市与建筑演变进程中呈现的差异,可以对上述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一是以巴黎19世纪的“奥斯曼计划”为例,法国近代旧城改造虽然颇具争议地拆除了大半的中世纪建筑及街区,但是也留下了有着较高建造质量并仍适应当代发展的近代历史城市景观。今天的中国,大部分城镇包括重要历史城镇都经过了初级改造,却留下了很多问题和遗憾,低质建造比例大、地域风土特征保留少、景观相似度甚高等现代城市建筑通病随处可见。第二个差异是,当代西方城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以后工业时代为背景,已经面临“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问题,城市的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已从相对立走向相交融,而中国如何在社会和人文意义上,同时实现从农耕时代到后工业时代的“有机更新”,乃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这就使我们看到了在现代性和全球化影响下,传统城乡的改造有必要坚持反思现代性的历史主义观念和保持各地文化生态多样性的地域主义立场。

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我们正在失去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莱特说过的“使居者能有‘此地人’切身感受”的地域建筑特征。面对此种挑战,虽然当下很多城市采用“再现”古城、古建已逝风貌的重建对策,但是这种被动的历史“再现”很难成为城市演进的主导方向。建筑是科技与文化的结晶,科技虽无族界、国界之分,文化却有地方、地域之别,因而可持续的当代城乡建筑发展应当在顺应科学的趋同和保持文化的差异之间寻求均衡。

城市空间并非是一元性的,即使在全球化文化交流、交融的背景下,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文化生态上有魅力、可持续的城市,不仅是“与古为新”拥有历史厚度的城市,还拥有质感的山水、建筑和人文环境,是有“此地人”感受的地方。这里不妨以“地平线”作为比附,虽然可视的地平线需要深远的地理尺度,但是在拥有史地维度和质感的历史城市,却可以深切感受到人文与自然交织的“心理地平线”。自人类建造城市以来,地平线就不断被城市景观的“天际线”所掩蔽,聚居程度越高,地平线消失越甚,可是“心理地平线”在中国传统城市与建筑空间中始终存在。比如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的古典美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恰恰是封闭围合的“壶中天地”,完全看不到物理空间的地平线,通过对景、障景和借景,却让人有小中见大的意境,那就是典型的“心理地平线”。再如杭州西湖一侧是城市轮廓,另一侧是凤凰山等自然山林形成的天际线,无论从哪一侧看出去,都没有延绵的地理地平线,但是谁又能说杭州这种半城半山一水连的城市空间不似“天堂”呢?所以,在城市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投入精心的设计思考,重建人与历史、与自然的脉络关系,是造就魅力城市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当城市天际线趋近于“心理地平线”,城市才属于大地,人类才属于自然。

不仅如此,对建筑文化生态的回归还要真正反顾到建筑的本体,挖掘建筑语言在地域文化建构中的潜力,而不仅仅是沉迷于建筑文化表层的“标新立异”。尽管我们不但会对那少许融入史地质感,并隐含时空纵深感的创意建筑由衷欣赏,也会对超现实主义建筑作品惊叹连连,但是就整体而言,当代“明星”建筑师的作品,有许多只是刻意把建筑雕塑化,追求张扬个性的奇特形式感,纯粹成为没有确定含义和评价标准的另类艺术消费。中国当代也一度将这类怪异建筑当作了国际化导向,其背后可以窥见国人在外来强势文化面前,产生的认同迷失:出于纠结于传统的抗拒和唯恐落伍国际的盲从。

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各国场馆的建筑,可以看到各国不同的价值取向。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大都追求异形、高科技和对不确定未来的探索。那些创意建筑似乎真的超越了文化差异,终结了传统延续的历史,完全着眼于百般的奇异和万千的变化。那么,这样的价值取向能代表人类建筑演进的必然方向吗?答案显非如此。事实上,文化差异和多样性依然存在于人类社会演化的现实之中,并作用于建筑本身的演化进程。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无处不在的时代,维系一个地方的文化特性和身份认同是必要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首先就体现于此。事实上,包括建筑在内的一切具有史地维度的文化生态都无法彻底切断与历史的关联,所谓“瞻前顾后,与古为新”,即在历史遗产研究与保护的基础上有机更新,新旧共生,和而不同。换言之,中国未来的建筑既要吸纳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美学因素,自信地在全球化中博采众长;更应当重视地理气候、风俗民情等环境特征,自觉地维系地方的文化差异和身份认同,以这样的姿态来推动中国未来建筑的本土化和地方化,应是建筑学对优化演进中的城市文化生态的一种专业奉献。

(作者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主任)

(责编:鲁婧、董子龙)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