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如何在现代文化市场立足是个难题
民间舞狮表演
民间文化产业是指基于地域特色的各种传统民间技艺,经过现代创意,转化而成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主要表现为民间手工业、民间演艺业等。民间文化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传承传播我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各地政府都积极推动,企业和农民的参与热情也很高。
现 状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高,企业弱小,盈利能力不佳,抗风险能力低,缺乏竞争力。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资源区域性的制约。民间文化产业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而民间文化资源的分布又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导致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地域限制的特征明显,往往局限于资源的源发地,不利于异地移植和大范围复制,所以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多以地区性的中小型企业和家庭作坊为主,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农民自身的力量得以发展。
二、缺乏整体规划。从国家层面到各地各区域,政府、企业和农民虽有开发民间文化资源的热情,但由于民间文化资源不容易形成“大项目”,因此政府和企业缺乏以整合资源为出发点的统一规划和布局。导致众多的资源品类无法形成集约发展,散点式的开发造成了企业各自为战、投资分散、重复建设、盲目开发的混乱局面。
三、产品本身缺乏市场吸引力。传统艺术形式只有迎合当今消费需求特点才会有市场。民间文化产品创新不足的表现:一是低端复制,内容陈旧,种类单一;二是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加工,缺乏艺术内容;三是没有包装意识,既不时尚,也缺乏现代生活气息;四是没有形成产业链条,衍生产品的研发能力不强;五是缺乏有影响力的民间文化品牌。
四、人才匮乏。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断代和民间文化创意与经营人才的短缺,尤其是传承人的现状使民间文化前景堪忧。目前,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为数不多,或年事已高,或生活困难,造成许多民间艺术后继乏人,失去了内在活力与发展潜力。
以山东省为例,文化部公布的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50名代表性传承人中,年龄从41岁到90岁,平均年龄65.84岁。山东省文化厅公布的200名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60岁以上的113人,年龄最大的90岁。
对 策
上述问题可归结为两个核心的瓶颈因素:创意与人才。没有和市场相适应、和群众的消费需求相吻合的产品创意,就不会把文化资源打造成受市场欢迎的文化产品;缺乏建立在资源整合上的创意产品和创意经营,就不会突破民间文化资源的地域局限性。人才的短缺是民间文化传承、传播与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没有传承人才,民间艺术面临消失的危险境地,也就谈不上保护和发展。没有经营与管理人才,民间文化产业就很难做大做强。突破创意与人才的瓶颈,应该把政府、企业、个体各个层面的力量整合起来,在政府指导下,建立创新机制,搭建人才平台,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对策一】做好民间文化资源的创意整合
要改变目前民间文化产品品种单一,缺乏时尚的生活气息,很难被市场认可等缺陷,关键要做好现代创意下的民间文化产品创新。
首先,要坚持产、学、研联合创意。对民间文化资源的研发,应在政府指导下,依托科研设计力量,进行创意研发,走研发、学习、产业化相结合的路子。如山东省科技厅科研项目“鲁西南泡桐木系列产品开发与研制”、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技术创新项目“山东民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与研制”等都是高校学术机构对传统民间艺术研发创新的有益探索,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其中山东曹县桐木工艺产业早在2007年产值达近14亿元,带动8万农民增收致富。
其次,重视产品的创意设计,生产品种多样,层次丰富的产品,走大众与高档相结合、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产品路线。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观念阐释与利用民间文化,以新的载体形式保存民间文化的精神,并以新思想、新形式以及新技术进行新的内容创造,尤其是对于传统的演艺艺术,不能死板地固守传统的一招一式的“腔调”,要运用现代高科技进行艺术的重新组合,形成崭新的适应现代社会审美的新产品。例如,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众多传统戏曲剧目在保留传统戏曲精髓的同时,在内容和唱词上做了新的改编,经过现代舞美包装的舞台也更符合当代的审美需求。适应了现代观众的口味,艺术节期间,许多传统剧目尤其是京剧、昆曲、黄梅戏等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场面。
最后,创新民间文化产品的品类。品类是商品提供给顾客的利益点,品类创新即核心利益点的创新,抛弃原有的品类定位,重新定义产品的使用价值、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当代市场环境和消费习惯为出发点,创造能够满足消费者利益的民间文化产品新品类。
【对策二】创新民间文化产品生产营销体系
好的产品需要完善的有效的营销体系,才能使产品走向市场。针对当前我国民间文化产业营销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创新现有的营销模式,建立起通畅的市场信息快速反应系统,让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快速准确有效地传递到生产者手中。
目前,我国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民间文化产业组织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经销公司+中间人+农户”;二是前店后作坊;三是“经销商+作坊+农民画师(或其他工艺门类创作人员)”。这一产业组织形式中,农民或民间艺人处于产业的最低端,对于市场需求和应对能力都较弱。解决这一问题,可建立专业性的合作组织,帮助生产农户进行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和市场流通,使处于生产一线的农户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保障生产符合市场需求。建立民间文化产业的专业性组织,需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采用“经销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或是“市场+学术机构+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方式,针对不同种类的民间文化产品生产,进行营销模式创新。其中合作经济组织是建立在对现有产业组织形式的改造和提升的基础之上,合法注册,成为独立的公司法人,同农户互助合作。合作经济组织相当于一个由村内各生产户参股入社的股份制公司,既安排生产又组织营销,成员共同生产、共同经营,根据劳动获得收益。经销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学术机构的加盟,有利于农户生产的产品更符合现代市场要求,生产经营组织更加规范,扩大农户收益。
【对策三】加强民间文化人才的保护与培养
人才资源是发展民间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对于民间文化传承人,要做好保护;对于懂经营、善管理的民间文化产业经营人才,要注重培养。首先,对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调查和认定,建立传承人数据库。在对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调查时,要注重弄清楚其传承谱系、传承路线、所掌握和传承的内容或技艺、传承人对所传承的项目创新与发展。传承人的调查,不仅要记录上述所列相关传承情况,还要记录、搜集他的作品,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民间文化及其传承人的消失。其次,制定民间艺术传承人的资助和相关保障政策。通过提供经费支持,提供相应经济待遇和社会待遇,保护传承人赖以生存的村寨、社区的传统文化生态环境。最后,依托社会力量,大力培养民间文化经营与管理人才。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吸引民间艺术领军人物加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民间文化相关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多种手段途径,采取梯级培养模式,培养民间文化的后继人才。(刘昂 徐艳芳)
(本文作者刘昂系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徐艳芳系济南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