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张金山:做埋头耕耘的紫砂匠人

2013年11月18日08: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张金山:做埋头耕耘的紫砂匠人

张金山《四方如意》 紫泥 300毫升

张金山《筋纹石瓢》 底槽靑 280毫升

张金山《蟠桃献寿》 一品底槽靑 320毫升

被誉为“陶都之都”的宜兴市,紫砂作坊星罗棋布,紫砂艺人或集群而筑、或离群索居,各自在个性天地里耕耘,所谓“家家捶泥,户户业陶”,正是对这种作坊式生态的最好形容,青年陶艺家张金山就是宜兴众多紫砂匠人中的一名。

出身在紫砂之都,从紫砂工厂的学徒工干起,到成立自己的“张三陶艺坊”,虽然每年从手中精打细磨出来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是在张金山的心中,紫砂带给他的却是无穷的乐趣,他说:“制作者能从头到尾在个人手中完成一把好壶,不仅依靠手上纯熟的技艺,还需平和的心性,以及能够在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内涵。”

回归家庭作坊式的陶艺坊

宜兴紫砂发端宋代,盛于明清。从它问世之时,就以家庭作坊生产的模式出现,涌现出许多紫砂制壶名手。新中国成立之后,宜兴的紫砂业曾经走过一段集体化工业化的大生产之路,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痼疾”日益显现——紫砂产品个性张扬的特点和大生产的方式难以融合。于是,一部分从业者开始自砌炉灶,建起了自己的紫砂作坊。上世纪90年代初,从工厂出来的张金山开始走上了自己的紫砂艺术之路。

每一位紫砂艺人开始都是从学习和模仿开始的,张金山也不例外,他最为推崇的老师就是紫砂艺术大师顾景舟,他常常拿着顾景舟的画册细细研究,并尝试着去模仿一些经典紫砂壶样式。

“20多年后,自己的风格就慢慢成型了,能够做出一些有个人特色的东西。这种过程一定不是刻意而为,是一点点积累的结果。”张金山回忆起自己的从业历程,20年来,他设计的很多作品获得了许多比赛的金、银奖,比如他的“四方如意壶”,就是在传统圆形如意壶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通过把壶身由圆形改为方形,而壶内部又是圆形,“外方内圆”且寓意如意,这个好彩头让“四方如意壶”在广州茶博会甫一亮相,就拿下了当年的精品茶具大赛金奖。

创新是传承的根本

11月初,来到北京参加今年文博会的张金山,是展厅中少数不善吆喝的商人之一。“因为从小比较内向,不怎么爱说话,紫砂也正是一个不需要说话的行业,比较符合我的性格。”与张金山的低调个性相呼应的是,他身后展架上的一排排紫砂壶,不事张扬、没有雕饰,于内敛、朴素、温润、自信和淡定中体现一种高贵。那种凝练和洁净,以及传统与创新中不断求突变的线条,反映出张金山对艺术和对生活的观点:适度的欲望却绽放鲜活色彩的生命力。

从小就喜欢大自然的张金山,有时候待在树林中看树根和竹子就能坐上半天。出于对自然的热爱,这些来源于大自然的元素就成为他在创作中最重要的取材。在他看来,好壶对技术细节要求尽善尽美,壶的线条和造型需要遵循传统,壶的气质一定要雄厚大方,创新是源自生活、源自内心的。“在紫砂壶上用创意,既要实用也需要好看,即使壶的样子看起来奇形怪状,也需要赏心悦目加好用。”张金山一直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

为营销打开新路径

完全靠手工打造的宜兴紫砂壶,让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手工作坊回归到最传统的“自然模式”。“再出名的大师,也不可能开厂批量生产紫砂壶,越优秀的制作者越限制产量,一把壶至少需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打磨好,有的工艺美术大师有可能花更长的时间打造一件精品,在宜兴作坊里,忙于叫卖的人很少,真正埋头做活才是紫砂壶界的常态。”张金山说,“虽然主动吆喝的少,但是买过我作品的客户,在使用之后就会变成好朋友和老主顾。这都依赖于大家对我作品的认可。”

然而,令张金山颇有些意外的是,今年带到北京的紫砂壶,在北京的文博会上,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吸引足够多的观众。“目前紫砂市场的混乱,让许多对紫砂感兴趣的人望而却步。一把普通紫砂壶的价格从上百元到几千、上万元不等,名家大师的作品则达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同时还有一些鱼龙混杂的劣质商品也在其中,混淆选择。”张金山说,“许多人对宜兴紫砂慕名已久,只为求得一把正宗的紫砂壶。对宜兴而言,紫砂是一个文化符号,而对于我们而言,在紫砂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弘扬上,更需要不遗余力,保质保量且保证文化的传承,这样才能将紫砂产业持久地发展下去。”

如今,宜兴市政府也为紫砂产业建立了网站,主动为当地的一批紫砂名匠和像张金山这样的年轻陶艺家们建立页面,为既继承传统又有现代气息,而且精致考究的产品进行宣传,并且越来越多的网上交易成了新时尚、新方法,紫砂这个古老产业将会适时应变,显示出更大的活力。(记者 李琤)

(责编:鲁婧、赫英海)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