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北京故宫北院区已经初露端倪

2013年11月11日08:02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故宫北院区已经初露端倪

故宫北院区初露端倪

  故宫北院区初露端倪

故宫北院区初露端倪

  故宫北院区初露端倪

  “近日,在远道而来的台北故宫冯明珠院长面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手执一块故宫琉璃瓦,现场讲解“官式古建筑”的营造技艺细节。专门教授这一技艺的故宫首期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培训班在昨天开班,而“故宫博物院宫廷园艺研究中心园林景观工程”作为故宫博物院北院区的首个项目也同时开工。”

  “古代的瓦片两侧底部是倾斜的,这样巧妙的设计不会让下面的泥浆外溢。可惜现在很少有窑厂能把这些小部件烧得如此仔细……”在远道而来的台北故宫冯明珠院长面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手执一块故宫琉璃瓦,现场讲解“官式古建筑”的营造技艺细节。在大家为这些能工巧匠们的精湛技艺叹服之余,也了解到保护和拯救这些濒临失传的绝技,是故宫博物院兴建北院区的初衷。

  据介绍,故宫博物院“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是在民间营造技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的宫殿建筑营造技艺。无论从材料、用色到做法,都要严格遵循营造则例。“官式营造技艺”根据不同内容分为“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八大作,其下还细分了上百工种,全部为纯手工工艺。各行各作的技艺传承多采用师徒间“口传心授”的模式进行,使得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流传有序,技艺精湛。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发展,各个传统工种日渐退化,古建营造的传统制度断裂,使八大作受到了现代化的各种冲击,出现不同程度的传承危机,有的甚至已濒临失传。目前从业者年龄老化,缺少新生力量补充,也是制约古建行业发展及传承延续的重大问题。故宫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恢复了传统的拜师仪式,旨在恢复营造技艺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使技艺精湛的工匠能够将一身的绝技传承下去。其中故宫博物院李永革先生、刘增玉先生于201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代表性传承人”。

  开课的首期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培训班,共招收了15名学员,主要是在故宫博物院从事木作专业实际操作的施工人员。在为期8天的培训课程中,学员们将接受古建筑识图、故宫古建筑特点以及官式技艺在修缮中应用等方面的课程培训。此次培训班是故宫博物院首次面向一线技术工人开展的培训活动。

  同时启动的还有“故宫博物院宫廷园艺研究中心园林景观工程”。该工程是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首个开工项目,它将依照生态湿地公园的设计理念,营造一个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的区域。据单院长介绍,这个宫廷园艺研究中心只是故宫北院区建设的一部分。“故宫里现有七个花房,但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花卉不能正常成长。北院区园艺中心的兴建利用了过去故宫窑厂的旧址,现在开工正好利用冬季的施工条件先做好水系园景,明年春天开始培植花卉,争取明年底对公众开放。”

  据介绍,“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是“平安故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院区建立在故宫博物院原有的西玉河基地周围,计划用地面积为47.6公顷,将进行多功能的分区使用,包括文物修复与展示中心、故宫文化传播中心、宫廷园艺中心、科技保护研究中心等。这也是故宫为了增加开放面积,把原有内设施疏散扩容的一个具体举措。单霁翔院长告诉记者,“北院区最重要的功能是文物修复。一直以来,大型文物的修复在紫禁城里是无法开展的,特别是金属的文物修复,需要用电用气,在故宫现有条件下没法开展。这些文物上百年来在宫中静静地保养,其实锈蚀在渐渐发生。因此北院区第一个功能就是文物保养抢救性修缮;第二个功能是展示。故宫文物藏品中,很多大体量的文物一直没机会展示。在北院区将来有五六万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可进行大型系列性的主题性展览;第三个功能是官式古建筑和宫廷的修造技艺传承。这些项目展开需要场地和空间,北院区的兴建刚好可以配合这些项目的要求。整个北院区的建设将使故宫文物保护的质量大幅度提升,也使故宫的文物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故宫北院区整体建设需要三到七年的时间。“工程建成一部分使用一部分。最早到明年底,观众有望在这里欣赏故宫宫廷园艺,参观文物修复。”

  (记者 王岩 袁艺)

(责编:赫英海、董子龙)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