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30年涨上千倍:三十万和田玉原石卖出千万

2013年10月25日08:46    来源:CCTV2《经济信息联播》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30年涨上千倍:三十万和田玉原石卖出千万

325公里长的新疆玉龙喀什河自古以来就以出产美玉而闻名天下,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人们对和田玉的追捧和投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仅仅三十年的时间里,和田玉价格一路攀升,上涨了不止千倍。

经过这么多年的采挖和交易,眼下,市场上品质上乘的好玉越来越少。尤其是今年,随着新疆和田加大对玉龙喀什河滥采滥挖的限制与管理,各地大大小小的玉器店更是纷纷将好玉撤柜,等待新一轮的涨价来临。而另一方面,大量品质一般的玉涌入市场,引发中低档和田玉价格全面下跌。

贺少明做精品玉石生意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可今年,明显感到生意不好做。从今年五、六月份到现在,为了找几只上好的和田玉手镯。他频繁往返于新疆、河南、上海等地,可到现在也没有结果。

玉商贺少明称,“太难选了。一千只里面不一定能选上一只,两千只也不一定选上一只。不好弄现在。基本上好的(玉)都在玩家手里。”

和田玉属透闪石类,透闪石含量一般在95%以上,以温润和油性为第一特征。而精品和田玉一般指在玉龙喀什河河床里经过千年不断的打磨冲刷之后形成的羊脂级和田玉子料。不但色白且绝不反青,油脂度极高,透闪石含量达到近99%,不是一般的玉所能可匹敌的。如能寻找到一块好的和田玉,不但收藏价值高而且增值空间也非常大。

王建生:八万块钱不行吗?

卖家:不行,给不了这个,亏本呢。

王建生:那就再加一万块钱, 九万块钱 。

卖家:这样再加十万块钱才行。

王建生是专营和田玉的新疆本土玉石商,经营和田玉生意已经有将近二十年了。对精品和田玉今年市场价格的上涨,他的感受更直接。这几袋品质不算上乘但也勉强能相中的和田玉小子料,几经讨价还价,还是没有成交。

玉商王建生称,“高端的料实在是太少了。以前你只要去,比如说十几万一块对吧?(不管)买得起买不起,你总是可以看到的。现在你就看不到,即使现在看到了,这个价格也弄得你头晕,一块就150万。”

好玉量少价高。大量品质一般或低下的和田玉便开始充斥市场,如此一来,中低档和田玉价格反而一路下跌,市场首次呈现以品质为界的和田玉一升一降、价格两极的趋势。一些玉器店纷纷打起了“打折”的招牌吸引顾客。还有的商家用给玉镶金、镶钻的办法来拉动价格,可相比去年,价格仍然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跌幅。

玉商王建生称,“山料的金鑲玉的平安扣,我去年每个月走个十几个、二十几个就跟玩的一样,现在就不一定了,可能一个月卖个三五个,去年我卖少说3200块钱,今年直接就变成2600元了,2600块钱你要再不撒手他就不要了

赌石赢家:三十万原石卖出千万天价

好玉难求,不少人纷纷把希望寄托在了“赌石”上,希望以不算太高的价格收进一块好料,一把赌赢,但是,这赌石的胜算有多大呢?

在新疆,无论是和田、还是乌鲁木齐,大大小小的市场上都有这种专卖原石的“原石”市场。所谓原石就是不经加工、雕琢的玉石子料。看上去,有的略显一些玉石的特征,而有的,则完全像块普通的石头。赌石有风险,自然输的人多、赢的人少。但玉商杨俊才是赌石买卖中一个少见的赢家。今年年初,他花三十万元买回了一块上家没敢要的原石。

玉商杨俊才称,“买的时候 当时这个石头它是一个完整的 它没有切开 所有的东西都看不到 只是打了这么一个小小的眼 这应该是第一个人买的时候(打的), 买了以后 他想赌一下,完了开了个眼 开了个眼露出来是糖。”

糖色,是和田玉的一种次生色,适之则精,多之则次。而正是这种暗褐的糖色,让第一位买家失去了信心,转手以三十万元的价格把这块原石卖给了杨俊才。没想到这块原石里面是一块由糖皮包裹的上好和田羊脂玉籽料,杨俊才靠它狠狠赚了一笔。

杨俊才称,“当时我们切开第一刀以后 卖了一片 就是切了一片卖了 当时人家给了五十万 如果说这个 一刀一刀切到最后 一片一片切出来 能切个一千多万出来。”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像杨俊才这样的运气。相反,越来越多的赌石者却引来了一些专造假原石的骗子。另一位杨先生今年5月以一万元的价格买进了一块“开了天窗”的原石。买完后来才发现这只是块普通的石头,造假者只是在切开的天窗里贴上了一小块填充物。

新疆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检师 评估师 李坤

“这白的这块是大理石。他就是把这切了个小口镶进去了。很常见的,开个口,压进去一块。”

一万元买回的好歹还算是块石头。可对于不愿在记者镜头中出现的张先生来说,他花近十万元赌回的一块原石却连石头都不是。

新疆和田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检师评估师李坤称,“这个外层是树脂 塑料制品 这块中心夹了很多金属铅块 夹在中间 这样可以使它密度变得大一些 因为是这个树脂原料么 所以说拿手电筒一照 这光线是透的

名目繁多 杂玉“傍大款”水涨船高

在宝玉石的国家标准中,和田玉并不具备产地意义,而是按照矿物质结构来界定的,即:无论是产于新疆、青海还是其他地方的玉,只要其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即可称为和田玉。但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想要购卖的,大部分则是品质更好的、真正原产于新疆和田的和田玉。一些商家正是打了这个概念差,来诱导消费甚至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在新疆华凌玉石交易市场,各种各样的玉石、玉饰品摆的满满当当,巴玉、阿玉、彩玉、戈壁玉、俄玉、韩玉,各种各样的玉石名目繁多、看得人眼花缭乱。

记者:“这是什么玉?

商贩:俄河料

记者:这多少钱一块?

商贩:这个1400

记者:啊 这么贵?

商贩:俄料呀。

专家解释:无论是巴玉、俄玉还是韩玉,品质相对好一些,也仅能卖到几百、数千元一公斤。而目前市场上优质的新疆和田玉子料,每公斤售价可达数百万元,是金价的百倍,其他玉的千倍。不过,一旦这些料种的概念被商家模糊了,这些玉价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名目繁多的玉,由于没有像和田玉一样的子料原石,因此在市场上出现的大多是制成手镯、挂坠等饰品或工艺品。这样一来,消费者就更加难以辨别真伪了。

记者:这个多少钱?

商家:这个二百六。

记者:二百六这是什么玉?

商家:阿富汗玉。

记者:这个呢?

商家:这个四百五。

记者:这上面怎么是黄的呢?

商家:黄的就是原皮。纯天然的皮,就是玉的表皮层就是这种的。

而这些所谓的阿富汗玉到底是什么呢?专家给出了答案。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新疆和田玉市场信息联盟交易中心负责人和田玉高级鉴赏师马国钦称,“这就是玻璃仿的。”

记者:皮子是怎么弄的?

鉴赏师:“也是玻璃合成的。它玻璃粉加原料嘛,加一些化学元素把它(加工)做了这个皮子。这是玻璃的,明显的你看,玻璃光泽。”

在新疆珠宝玉石首饰协会的假冒和田玉展橱中,马国钦还收藏着一个看起来格外晶莹剔透的碧玉手镯,这是乌鲁木齐市民王女士的丈夫专程在新疆和田为她花两万元钱买回来的一份礼物。然而,经过专家鉴定,这只是玻璃合成的假玉镯。

河南镇平:高仿玉镯玻璃造 每只成本一元多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各种仿玉及仿玉制品在市场上以假充真格外横行,尤其是各色手镯,造假程度足以乱真。那么,这些高仿的假玉手镯是从哪里来的?又如何以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元的价格卖到了消费者的手中呢?记者跟随研究和田玉的专家,一起来到了全国最大的玉石交易集散地,河南镇平一探究竟。

河南镇平是著名的“中国玉雕之乡”。几乎世界上所有的玉种在这里都有加工和销售。而近几年,一种由玻璃和其他化学原料制成的高仿玉制品在这里渐渐走红。

这家位于众多店铺之间、门头没有明显标识的加工点就是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高仿玉加工中心。十几位工人忙里忙外,院内的炉火也烧得正旺。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新疆和田玉市场信息联盟交易中心负责人和田玉高级鉴赏师马国钦称,“它实际上是制玻璃材料的工艺流程 还是玻璃工业的工艺流程 。你看玻璃它加工完以后 最后有个淬火 他得让它的温度慢慢降下来 要不然否则它很脆。”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钾等玻璃合成物再加入不同的色料,出品的高仿玉便呈现出了不同的颜色。仿白玉的白色制品、仿碧玉的绿色制品、仿芙蓉石的粉色制品以及仿玛瑙的彩色制品等等,这些模坯再经过进一步的加工便成了各种高仿玉的手镯。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新疆和田玉市场信息联盟交易中心负责人和田玉高级鉴赏师马国钦称,“锅里面放的沙子 鹅卵石的沙状 然后它就通过打磨 自己滚磨 滚滚把这个玻璃表面抛光,这是抛光的一个工艺。

让人吃惊的是,这些高仿玉的仿真程度非常高,玻璃制品中特有的气泡等特征非常微小,需要在强光下细细观察才能发现。记者在厂家了解到:一个镯坯大该能出五到七个宽窄不同的手镯,而售价只有七块钱。算下来一只手镯的成本只需要一元至一元四角。对外销售点售价也只有每只2.5元。此时,它们的身份还是“高仿玉制品”。厂家和销售点都明明白白地标着 “高仿玻璃的仿玉手镯”等字样。在镇平石佛寺玉市场,经销这些高仿玉的摊点不下百家,每家每天的销量少则几百只、多则上千只。售价也变成了十几元至二十几元不等。

“记者 :你一天最多能批发多少这个?

商家:要多少批发多少。有嘛。我这多的很。

记者:都卖哪儿去呢?

商家:全国各地都跑着卖。”

高仿玉镯流向全国 简单包装标价上万

就这样,经过一层层的批发、倒卖,这些玻璃合成的仿玉手镯便流向了全国各地。那么这些仿玉手镯能卖多少钱?一些不良商家又是怎样让消费者相信它是真玉手镯并且甘愿掏腰包上当的呢?

商家:你卖几百都可以。

记者:能卖得了几百块钱吗?

商家:呀,有的卖三两千多呢。

记者问,“你多少钱都可以卖嘛。有的合出去卖几百,有的几千,有的还卖上万。面对记者这个显然是外行的问话,这位老板给记者教了一招。

商家“配个盒子嘛。你要配个盒子你去价位喊高一点,你可以随便定个价,你要喊个上万、喊个七八千,他不可能给你低于几百块钱吧?是这个意思。

就这样,一只出厂价一元多、批发价仅十几元钱的玻璃手镯加上两块钱的盒子,摇身一变就能卖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元。那么,这些不良商家又是怎样让消费者相信的呢?在一家玉摊前,看到记者对这种仿玉手镯的销路心存怀疑,摊主干脆给记者上起课来。

记者:我怎么说?这是什么料?

商家:这是马来玉。

另一个女孩:马来玉。

记者:我给他说马来玉他能信吗?

商家:咋能不信呢?肯定信。

除了马来玉,这些高仿玉的手镯还被冠以“蒙玉”、“阿玉”等多种玉的名号。其粘实、抗摔的非玉特性也被发掘成另外一个卖点:摔不碎的镯子。

专家:“我摔一下?

商家:你随便摔。 “

记者:这么结实。这是啥玉呀摔不烂?

这个蒙货。

蒙货就是蒙古的料,外蒙料。

哦。是的。玉石粉合成的。它还是玻璃材料、石英呀合成的。

经过这样的转手、买卖,记者注意到:等这些玻璃制成的仿玉手镯到了消费者手中时,其身份已完全被商家模糊,变成了各种名目的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金银珠宝研究所所长国家珠宝玉石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委员李新岭称,“所谓的马来玉,我们在鉴定过程中,它就是玻璃,就叫玻璃。

外蒙料,其实倒过来就是蒙外行。就是假的,实际上就是玻璃。

阿富汗玉这也是出来比较早的了,实际上它的学名叫大理石。”

(责编:鲁婧、董子龙)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