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顺德在潜心研究创作原生态汉字书法《离骚》作品。 刘炬 摄
(记者 刘炬)今年端午节,对于83岁的湘钢退休干部老人卫顺德来说,将显得特别有意义。在本报记者的牵线搭桥下,卫老用中国图画象形文字创作的长151米、重25公斤的书法长卷《离骚》,将在今年岳阳国际龙舟节上进行专题展出。
屈原的《离骚》全文两千五百多字,之所以被卫顺德写成了书法长篇巨制,是因为采用的文字大有讲究。这是比甲骨文还要古老的原生态汉字——图画象形文字。卫老创作的第一稿《离骚》书法,时间用了一年左右,长度曾达到213米。
退休后,卫顺德开始深入研究上古文字,尤其是汉字的起源。数十年来,卫顺德花在上古文字研究方面的费用,累计有20余万元,总结出“字源于画”、“书画同源”的图画象形字理论。2008年,他在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第一部“解码字源于画”的专著《汉字原生态书法》。2012年,第二部专著《图画象形字艺术》又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核心在于对禹王碑上蝌蚪文的独家破解,确定了知识产权。卫老这两部探询汉字起源的专著,先后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卫顺德决定采用自己所推演的图画象形字书写《离骚》纪念屈原。为了抓紧时间,卫老平均每天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早晨四五点钟起床,常常要到深夜才休息。依照《离骚》繁体版本,琢磨字的来源和造型,思考采用图画象形字应当怎样表现,兼顾义释和美学因素,力求对每一个字都要追根溯源、返璞归真,尽可能展现《离骚》的本来面目,终于赶在今年4月完成正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