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丹崖云树图》
米友仁《远岫晴云图》
董其昌《高逸图》
为何自古画家多高寿?现代人通常这样解释:绘画是一种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如打太极拳一样,能够平衡神经系统,锻炼肌肉和关节,调整内脏功能,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然而,画家中有长寿也有短寿,个中原因何在?明代画家董其昌一语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下面且看董其昌是怎样说的。
文/ 钟葵
中国画家长寿奥秘
明代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无疾而逝,盖画中烟云供养也。”
黄大痴即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米友仁是宋代书画家米芾之子。米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后来迁徙到襄阳。号“鹿门居士”,自称“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人称米南宫,宋徽宗宣和年间入朝为书画博士。他天资高迈,风神散朗,有洁癖,常穿唐代衣裳;举止癫狂,不随世俯仰,所与游皆当时名士;工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赏;他目空古今,呵祖骂佛,十分自负,尝称:“李伯时(李公麟)病右手后,余始作画,李师吴道玄(吴道子),终不能去其习,余当不使一笔入吴生。”又说生平作画不过三尺,无一笔李成关仝俗气。
“米氏云山”别具一格
米芾一生足迹遍及湘、桂、江、浙,他不喜欢画北方的崇山峻岭,却对风景明秀的江南山水情有独钟。后世评论家称:“元章所作山水,其源出董源,天真发露,怪怪奇奇,枯木松石,时出新意。”米芾作画的“新意”是用大小错落的横点画出山的形状,上密下疏,上浓下淡,点与点之间自然随意地留出空隙,笔笔可见。云气以淡墨空勾并渲染,树枝多以浓墨简洁勾出,信笔为之,不取工细,烟云掩映,山脚坡岸以淡墨卧笔横扫。这种画法是米芾的独创,后人称之为“米氏云山”。
米芾的“米氏云山”是受唐代王洽泼墨法启发而发明的,而王洽的泼墨法又是王维破墨法的继承与创新。所以董其昌说:“唐人绘画,至宋乃畅,至米又一变耳。”
米友仁字元晖,人称“小米”,因生肖属虎,故被称作“虎儿”。他颇有父风,作山水画“点滴草草而成,不失天真”,自称作画为“墨戏”。所谓“墨戏”,即写意画,随兴成画。所以,“墨戏”是画家以一种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创作状态随兴画出的作品,难怪米友仁认为文人画只是“寄心游兴”的笔墨游戏而已。
虽然自称“唯以云山为墨戏”,但米友仁对自己的绘画成就颇为自负,他说:“余墨戏气韵不凡,他日未易量也。”事实上,米氏父子的“米氏云山”确实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式,是绘画语言的一大创新。董其昌说:“诗至少陵(杜甫),书至鲁公(颜真卿),画至二米,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米友仁生于1086年,卒于1165年,年至八十,无疾而终,是宋代画坛著名的长寿翁。
黄公望“得于心形于笔”
董其昌提到的另一名画坛长寿翁黄公望是元四家之一。本姓陆,名坚,后过继永嘉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后入全真教,又叫“大痴道人”等。因其《山居图》自题落款为“大痴道人平阳黄公望”,故一说为浙江平阳人。曾做过小吏,因受牵连入狱,出狱后隐居江湖,入全真教。尝居富春山,领略江岚之秀,后迁居常熟,阅尽虞山朝暮之变。后人评价他作画“得于心,形于笔,故所作千丘万壑,重峦叠嶂,笔势雄伟,愈出愈奇,不愧为元四家之领袖”。
黄公望和米友仁为何高寿?董其昌解释说:“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至如刻画细谨,为造物役者,乃能损寿,盖无生机也。黄子久、沈石田、文徵仲,皆大耋。仇英短命,赵吴兴止六十余。仇与赵,品格虽不同,皆习者之流,非以画为寄以画为乐者也。寄乐于画,自黄公望始开此门庭耳。”
董其昌的观点是,大自然生机勃勃,画家要画出大自然的生机,才能益寿延年。如果只是模仿自然,“刻画细谨”,表现不出大自然的生机,便会损寿。沈石田即沈周,明代画家,号“石田翁”,世称石田先生,其画“总揽唐宋之精微,于北苑(董源)尤有心印”。文徵仲即文徵明,号“衡山居士”,所作山水画气韵温雅,得沈周真传。沈周和文徵明二人皆长寿,文徵明更寿至九十。赵吴兴即元代画家赵孟頫,仇英是明代画家,仇英活了五十多岁,赵孟頫寿不足七十,董其昌认为他们是“习者之流”,即为“刻画细谨”一派,他们作画只顾精心描绘,极耗精神,所以损寿。
长寿画家以画为乐
其实,“气韵生动”是南朝画家谢赫提出的“六法”的第一条,所谓“气韵”,按清代画家唐岱的说法,就是“天地间之生气,凡物无气不生”,绘画作品能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即表明作者对天地间的生气心领神会并形诸笔端,而本人也受生气之滋养,故能长寿,难怪董其昌说米友仁长寿乃得益于“画中烟云之供养”。
如何才能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董其昌认为,首先是创作态度上要寄兴于画,以画为乐。他说黄公望“始开此门庭”,其实不然,自唐代王维开始,不少画家已以作画为乐,董源、巨然是这样,米友仁是这样,与黄公望同时的倪瓒、王蒙、吴镇也是这样。董巨的年龄已不可考,倪、王、吴皆年逾古稀。至于董其昌本人,一生以绘画为乐,也活了八十多岁。他平生爱作“墨戏”,清代画家王时敏称他的“墨戏”烟云灭没,笔墨淋漓,与米氏父子相伯仲。
气韵生动源于笔墨
从绘画技法上讲,唐岱认为气韵由笔墨而生,“或取圆浑而雄壮者,或取顺快而流畅者,用笔不痴不弱,是得笔之气也。用墨要浓淡相宜,干湿得当,不滞不枯,使石上苍润之气欲吐,是得墨之气也。不知此法,淡雅则枯涩,老健则重浊,细巧则怯矣。此皆不得气韵之病也。气韵与格法相合,格法熟则气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