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匠人之大莫過於以心守護

聞白
2020年10月19日08: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瓦木石扎土,油漆彩畫糊”,俗稱“八大作”,是紫禁城營造中最重要的部分。今天故宮在每一個修繕的環節,都力求遵循幾百年前的傳統。以紫禁城為代表的官式古建筑營造技藝內涵豐富,程序嚴整,技法精細。64歲的李永革,是國家級官式古建筑營造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他是故宮承上啟下的第三代工匠。他風輕雲淡地說,紫禁城所有的屋頂他都看過。

  故宮曾有過3次大修,3次大修分別成就了幾代工匠。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故宮制定了古建筑修繕的第一個五年治理與搶險規劃,搶修大量年久失修的古建筑,重新油飾三大殿的外檐彩畫等等。1956年,還啟動了西北角樓落架大修。由於角樓復雜的結構,故宮力邀有“哲匠世家”之譽的原興隆木廠的大木匠馬進考、杜伯堂等為木結構施工指導。

  當年凡是皇家建筑的修繕施工,都是御批后由內務府下達,由固定的木廠子承攬。清末時北京可以做官式活兒的木廠子有10多家。馬家的興隆廠,算是行業的老大,曾經有興隆造三海之說,北海、頤和園、圓明園都是他們修的。馬進考,是興隆的第十三代掌作。

  “故宮的古建筑修繕隊伍在民國后就零落了,現在要重建班子,一時間四九城的能工巧匠全來了。”大家尊稱他們為“故宮十老”,其實不止10位。這是故宮博物院的第一代工匠。“我們來故宮時,他們都退休了,偶爾來一次能見到,但真正傳幫帶我們的是第二代匠師戴季秋、趙崇茂、翁克良等。”

  西北角樓維修結束后,戴季秋、趙崇茂、翁克良等跟隨馬進考、杜伯堂等師傅繼續學習制作模型,一做就是10年。故宮的第二次大修從1973年開始,故宮工程隊(修繕技藝部的前身)對外招聘了300名青年。李永革就是其中的一員。他們跟著趙崇茂、戴季秋師傅,相繼參加了午門正樓、東西燕翅樓、養心殿、慈寧花園、東南角樓等施工工程。

  1976年唐山大地震,故宮的建筑也要進行全面普查,建立檔案。“那時我年輕,師傅們指揮我攀高,一間屋子一間屋子看,看有沒有位移,有沒有新的裂縫,榫卯結構有沒有鬆動。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把所有的屋子檢查了一遍,基本上非常牢固,沒有位移,沒有新的裂縫,也沒有鬆動。那時明白了皇家建筑的穩固。”

  1981年故宮維修東南角樓,李永革主動報名,成了他受益匪淺的一次經歷。故宮的角樓按照順時針的順序相繼修復,1951年西北角樓、1959年東北角樓、1981年東南角樓、1984年西南角樓。“木工都以參加過幾個角樓修繕為傲。一般人形容角樓是9梁18柱28個翼角72條脊,其實比這要繁復。三重檐十字脊,四面歇山四面抱廈,你能想到的變化與組合,那時的工匠都用到了極致。”

  認識了榫卯,認識了斗拱,認識到四柱二梁二枋構成的“間”也許才算入了門。“間”可以左右相連,前后相接,上下相疊,錯落組合。而抬梁式、穿斗式懸挑導致屋頂發生曲線變化,屋角再做出美麗的翹角、飛檐,“間”的靈活搭配和屋頂的曲線變化,便形成完整的審美。“對於古建所蘊含的智慧,我們的理解還遠遠不夠。”

  故宮的第三次大修,是在本世紀初開啟的最大規模的維修,包括了武英殿試點工程、太和殿挑頂大修工程、慈寧宮落架大修工程、建福宮復建工程等重大項目,以李永革為代表的第三代工匠是挑大梁的。

  太和殿是我國現存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古代建筑物。三台的人工夯土層深達16米,面闊11間,進深5間。屋頂是最大的二號琉璃瓦。普通老百姓蓋房,屋面起脊較緩,二五舉,官式建筑一般五舉,太和殿是11架起舉,所以屋面的曲線極寬廣,水存不住,順勢就流走了,從不漏雨。挑頂大修是因為當時屋頂瓦面有下沉,大木構件要加固。專家此前一致認為太和殿的屋面苫背肯定也是最高規制,但揭開瓦才發現當時採用的是最簡單的苫背材料和方法,“首先在望板上,鋪桐油灰約2毫米,之后涂上8厘米到10厘米的白麻刀灰,然后在灰背上直接鋪瓦。我們就改變了原來的方案,按最朴素的做法進行了原狀修復。”李永革說。

  挖土筑基、疊石成台、搭扎腳架、構木為架、苫背瓦瓦、地仗油飾、起譜落色、刷漿裱紙……這“八大作”相互聯系不可分割。一個彩畫作,起譜於咫尺之內,落墨在方寸之間,描拓、瀝粉、上色、貼金,一道程序都不能少。裱糊作,過去房間全靠它來防潮、防塵、保溫。漿糊都要特殊調制,冬稀夏稠春秋勻,還必須有花椒、 藥水,用來防虫防蛀……多少年來很多經驗都是手手相傳口口相傳。李永革說:“以前師傅們愛講一句話,干活兒干活兒,就得‘活’著干,但當時不理解,現在覺得光是這句話就可以寫出幾本書來。”

  近些年故宮恢復了拜師制度,李永革也收了不少學生。他希望學生首先要有對建筑本身的敬畏和發自內心的熱愛:“早些年的老師傅愛自夸,動不動說我這個可以保你萬年牢。萬年牢,這就是一個工匠最大的驕傲。我去看過應縣木塔,上千年了,也許還可以存活上千年。所以,將600年的紫禁城完好地交給未來,並非虛言。”

(責編:郭冠華、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