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潮流 藝術新天地(時代氣象 文藝表現(6))
圖片從上至下依次為:敦煌“動畫劇”海報﹔音樂會上,手機成為樂手們的特殊樂器﹔“2019最后的夜”新年晚會上,虛擬歌手洛天依在琵琶藝術家方錦龍的伴奏下演唱﹔電影《囧媽》劇照。 |
核心閱讀
許多新的藝術形式的誕生,許多傳統藝術的重要變革,都離不開科技發展的力量。
新出現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形態,越來越呈現出多元、融合、交叉的趨勢。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甚至難以分類。
使用技術必須服從藝術自身的審美和表達規律。
回望藝術史,可以說,許多新的藝術形式的誕生,許多傳統藝術的重要變革,都離不開科技發展的力量。
沒有攝像技術及數字技術的發展,電影無法誕生,更別提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二維到三維、從真人到CG的發展。沒有機械轉台、電動吊杆、投影設備、多媒體屏等舞台裝置,今天的戲台呈現效果將會大打折扣。某種程度上,正如有人所說:“人類發明什麼工具,就會有什麼藝術。”
如今,我們正處在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重塑了生活的方方面面,5G、無人機、區塊鏈、虛擬現實、3D打印、人工智能等科技熱詞頻頻成為關注焦點。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下,藝術有什麼樣的精彩表現?種種新科技,給未來的藝術帶來哪些深刻變革?科技與藝術如何更好地融合,為藝術創新開拓新天地?
拓展審美體驗和想象空間
藝術創造者的視野與靈感,因科技要素刺激而不斷拓展。新要素的灌注,往往也給受眾帶來嶄新的審美體驗。新工具仿佛為藝術插上了一雙翅膀,讓藝術創意能夠騰飛得更高更遠,開辟出一片新天地。
還記得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上,天安門廣場升起的煙花嗎?雙線煙花勾勒出的“70”“人民萬歲”,在人們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而要實現這樣的創意,全靠背后的硬科技:聲光電煙花一體化數控技術,數字煙花圖文成型技術,誤差1毫秒之內的智能點火系統……在新技術加持下,傳統焰火藝術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還記得故宮博物院展出的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嗎?360度全息沉浸交互和4D球幕影像等多重結合,讓人們穿越時光,不知不覺沉浸於汴梁市井生活。還有敦煌研究院與騰訊合作推出的“動畫劇”,千年的壁畫動了起來,因飽經風霜而模糊的細節重新變得清晰明麗。觀覽方式的變革,給觀眾帶來了新體驗。
10年前,全球首部將IMAX和3D技術結合的電影《阿凡達》上映,突破了人們對電影的認知,極大地拓展了電影藝術的想象空間。去年,影片《雙子殺手》以“120幀+3D+4K”的極致視覺效果,再次刷新觀眾對電影的感官。近些年,一些經典影視作品不斷被“重拍”,如徐克導演的3D《智取威虎山》,借助更先進的制作手段改進視聽效果,讓經典煥發新的光彩。
連日常使用的手機,也成為藝術家們的創新要素和靈感來源。傳統音樂會往往要求觀眾將手機調成靜音,但在作曲家譚盾的作品《風與鳥的密語》中,手機成為特殊的樂器。樂手們在演奏過程中,掏出手機播放錄好的鳥鳴聲,觀眾也能參與其中。在上海戲劇學院首演的實驗戲劇《雙重》,觀眾必須先安裝一個手機APP,根據APP的引導穿梭在教學樓、宿舍等不同場景,主動探索故事裡發生的一切。整部戲劇沒有一句台詞,劇情發展完全通過手機中的新聞彈窗、微信小視頻、電話通信等方式來推動,新奇感十足。
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從古老傳統藝術到新銳實驗藝術,從內容到形式,都在融入新技術文明潮流之后獲得再生,借助新的載體和介質,記錄一個時代的信息。
催生新的藝術類型和作品形態
多年前,當個人電腦剛剛開始普及,“換筆”一度成為作家們熱議的話題。隨著計算機功能越來越強大,繪畫、設計、音樂等多門藝術不僅完成了“換筆”,還在這個過程中相互融合,形成全新的藝術類型。
隨著圖形圖像處理、動畫制作和聲音處理等技術的廣泛運用,由藝術設計和數字技術融合而成的現代數字藝術設計誕生,深度影響了影視娛樂、文化旅游、實景演出、流媒體廣告等行業的發展走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基於可視化技術、視頻技術、增強現實等技術而創造的視覺藝術CG,深深嵌入了三維動畫、影視特效、建筑設計及工業造型設計等藝術領域。
虛擬成像(即全息投影)技術消解了真實與幻想的空間界限。電視、網絡直播行業紛紛引入虛擬主播,虛擬演員也一個接一個不斷誕生。曾經風靡一時的“初音未來”,不僅發行了上百張專輯,還拍過不少廣告,“她”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的虛擬偶像。“2019最后的夜”新年晚會,捧紅了另一位虛擬歌手“洛天依”。目前,虛擬成像技術還不夠成熟,實現起來比較復雜,因此運用不多。但不少專家認為,這項技術一旦普及,對未來藝術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傳統舞台藝術的邊界被打破。一方面,舞台表演的現場性、即時性、觀演關系等要素,都成為變革的對象。VR技術能夠讓人瞬間“進入”其他場景。事先錄制好的視頻投影,讓演員能夠與過去的自己同台飆戲。今年4月,中國首部線上戲劇《等待戈多》誕生,全程依托網絡載體,以網絡而非傳統劇場為表演空間,吸引了29萬觀眾線上觀看。對於這部作品“到底算不算戲劇”,引起了戲劇界內外的廣泛討論。
另一方面,單部作品中包含的藝術形態越來越豐富。如孟京輝導演的戲劇《成都偷心》,8600平方米的劇場被分隔成168個演出空間,融合了表演、音樂、現代舞、攝影藝術、空間視覺藝術、多媒體影像等多種藝術形式。一些藝術家在探索中走得更遠。他們利用數字技術和實時互動技術打造出一個舞台空間,觀眾置身其中,通過自身行為觸發在場的視覺和聽覺變化,獲得影像和裝置中的信息反饋,每個人的體驗都獨一無二。這樣的作品,更像沉浸式劇場、裝置藝術與多媒體展覽的合體。
不難看出,這些新出現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形態,越來越呈現出多元、融合、交叉的趨勢。不同藝術門類之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甚至難以分類。藝術形態與藝術觀念在科技變革中不斷調整更新,在獲得非凡表現力的同時,豐富著人們的藝術理念、美學選擇和審美預期。
拉近藝術與大眾生活的距離
回顧人類藝術史,科技發展帶來的工具演變,除了催生出新的藝術類型,還會讓已有的藝術更為普及。藝術不斷走向大眾,與生活親密接觸,最終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一方面,新工具讓藝術創作的門檻降低。網絡平台的出現,讓人人都有機會實現作家夢。數碼相機的發明,讓拍照變得更簡單、便宜,攝影藝術由此成為一種大眾藝術。原本需要經年學習才能掌握的雕塑,現在普通人通過3D打印也能輕鬆完成。原本專業導演才能拍攝電影、紀錄片,智能手機的普及讓每個人都能拍攝剪輯屬於自己的“微電影”“視頻日記”,記錄趣尚現實生活。
另一方面,新的藝術載體和傳播媒介,讓藝術能夠更為便捷地走進更多人的生活。正是因為留聲機的發明,音樂才從現場性、一次性的藝術變成了不受地點限制、可重復欣賞的藝術。從黑膠唱片到磁帶、CD、MP3再到智能手機,每一次載體的變化都讓音樂變得愈加觸手可及。
而在當下這個信息時代,影響最廣、最令人矚目的載體和媒介,無疑是互聯網。從移動互聯到萬物互聯,網絡早已不再是一個虛擬世界,而成為另一個場域的“現實”。沒有任何一門藝術能夠回避這個“現實”。
從網絡電影到“雲”劇院,從相聲直播到數字博物館,從線上演唱會到大師藝術課,網絡平台讓藝術傳播范圍和受眾數量獲得了指數級增長。傳播方式的變化反過來影響藝術創作和產業轉型。網絡社交媒體或社區分享成為傳播主力,“口碑”成為影響藝術消費的重要因素,從而促使藝術創作提高質量。大數據挖掘出觀眾偏好,據此“定制”產品,如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就是依靠大數據分析決定演員角色的選擇,滿足了潛在觀眾需求。今年春節,電影《囧媽》選擇網上首映,在業內一石激起千層浪,迫使傳統影院深入思考未來的經營模式。
“在現場”的藝術體驗不可取代,即便如此,對於當代人來說,能隨時隨地接入網絡、隨心隨性觸摸藝術,同樣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當然,藝術在科技介入下的蛻變,也伴隨著很多爭議。每個時代皆如此,當下亦然。人們難免會困惑:技術到底應該在多大程度上介入藝術創造?那些一時難以接受的作品,到底是藝術的創新還是技術的濫用?當藝術插上科技的翅膀,誰來保証它不會飛錯方向?
也難免好奇:未來,藝術將走向何方?如果VR技術、傳感技術發展到讓人躺在家裡就能身臨其境,劇場還會存在嗎?“小冰”已經出版詩集、舉辦畫展,AI作曲已經進入商用階段,在藝術這條路上,人工智能最終會取代人類嗎?
對這些問題,每個人或許有不同的答案。而藝術家們隻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回到藝術的本質來思考:
“藝術以傳播美為目的,與人類文明緊密相連。”
“使用技術必須服從藝術自身的審美和表達規律。”
“表演藝術結合技術的最終目的,不是讓人們躺在椅子上與世界互動,而是讓人們回歸真實世界。”
“觀眾並不在乎作品中採用了什麼技術,他們更在乎的是藝術體驗,並通過作品與藝術家拉緊一道情感連接的紐帶。”
藝術的未來,或許就隱藏在這樣的觀念之中,蘊含在那些精彩的作品之中。
制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06日 20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