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原所長王勉——

讓破碎的古瓷重煥新生

本報記者  施  芳
2020年05月13日07: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王勉修復清康熙紅釉碗
  施 芳攝

  王勉,從事文物修復47年,曾為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圓明園等單位修復古瓷器,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憑借多年練就的一雙慧眼,他能快速判斷碎瓷片原來的器形,通過多種手段讓它們獲得新生。

  一如往常,王勉換上白大褂,平心靜氣地坐在桌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左手小心地扶著一件清代青花纏枝蓮紋瓷繡墩,右手拿著砂紙慢慢地打磨,時而停下手,凝神打量紋路的走向,手指輕輕地在瓷器表面摩挲。

  “這是找平。一定要處理到手摸上去很平整,感覺不到粘接縫的存在。”王勉輕聲說著,目光始終沒離開繡墩。很難想象,眼前這件幾近完整的瓷器,不久前還只是一堆碎瓷片。“一共有132塊碎片,最小的比指甲蓋還小,許多碎片互不相連。”

  “當年英法聯軍將能帶走的物品都帶走了,瓷器不易運輸,就被打碎了。因此圓明園出土的瓷器,無一是完整的。”王勉話語中透著惋惜。近年來,隨著考古工作不斷推進,圓明園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僅瓷器碎片就多達10萬片。

  圓明園的瓷器都是官窯精品,對於修復技藝要求非常高。為了還原這些歷經滄桑的瓷器,圓明園特意找來了業內頗有名氣的王勉。

  “修復瓷器要經過清洗、拼對、粘接、補配、找平、做色、仿釉、做舊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馬虎不得。”王勉告訴記者,一般需要數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修復好一件瓷器。

  要從一大堆碎瓷片中拼對出一件器物,非常考驗修復者的眼力。“每種器物的形狀和紋飾,包括各個部位的厚薄都不一樣,靠近火口和背面的顏色也略有差異。隻有熟悉了這些情況,才能正確拼對。”在長期的修復中,王勉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他曾應邀到香港博物館修復瓷器,工作人員拿來一個筐,裡面裝有一個包裹著上百片碎瓷的土疙瘩。王勉仔細看了看,當即判斷其中有3 件陶瓷器,高度大約21 厘米。工作人員將信將疑。修復完成后,果然是3件在嶺南地區首次發現的“豆”,高21.5 厘米。大家對王勉的眼力和修復技藝贊嘆不已。

  王勉修復古瓷屬於“半路出家”。他曾是一名炮兵,1966年復員后進入南京博物院,幾乎把博物館的各種工作都干了一遍。1973年,他找到博物院領導,說對文物修復感興趣,從此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瓷器修復生涯。

  為了學好這門手藝,王勉曾去北京大學高級進修班學習,到上海博物館拜師學藝。此外,更多的是在生活中觀察,在工作中思考。王勉的工作桌上鋪滿了各式各樣的工具,光自制的刻刀就有十多把。他告訴記者:“瓷器上的暗花有粗有細,寬窄不一,刻刀的樣式得根據紋飾來定制,這樣用起來才趁手。”

  遇上殘缺不全的瓷器,補配成了關鍵的一步。“這是繡墩現有的花紋,依照中國器物對稱性的特點,我們先用膠和瓷粉的混合物去造形,然而再一一描出殘缺的花紋,每一筆都不能出錯。”王勉強調,修復文物不能主觀臆想,要有根據。如果器物某個部分缺失了,可以參照其他類似的器物,也可以參考歷史資料,適當地進行修復。憑借著高超的技藝,王勉曾將一件元代青白釉觀音坐像缺失的9根手指成功復原,修復的部位與原物渾然一體。

  做色、上釉、做舊等環節門道也很多。譬如龍泉窯的青色釉層很厚,青白釉釉層較薄,三彩器的色彩有流動的感覺,在做色時全靠經驗去掌控。古瓷器年代久遠,不可能像剛出窯時一樣光亮,需要通過拋光等方式進行做舊處理,甚至原有器物上的斑點都要還原,以達到修舊如舊的目標。

  “修復師是雜家,歷史、美學、書法、繪畫、物理、化學都要學。”王勉深有感觸。為了便於學習新知識,他60多歲時學會用電腦。如今,王勉已經79歲,每接手一件工作,他都要先上網查閱大量資料,做足功課。“南京博物院老院長曾叮囑我們要做知識型人才,不要滿足於簡單的修修補補。”

  靜心,是交談中王勉常用的詞,也是他工作時的狀態。他常常在辦公桌前一坐就是半天,滿腦子都琢磨著如何把手頭的活干好。“我幾乎不接私人的活,博物館的瓷器修復好后能讓更多人欣賞,這更有意義。”

(責編:杜佳妮、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