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從筆端到雲端:找尋美術生長點

本報記者  馬蘇薇
2020年05月11日08:5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開學復課 安全第一(海報)
  王 雪

  熱干面好久不見(漫畫)
  陳小桃

  中國抗疫圖鑒·局部(漫畫)
  羅計坤團隊

  設計:蔡華偉

  描繪英雄模樣,記錄感人瞬間,抒發真摯心聲……美術,作為凝聚精神力量的重要藝術形式,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雙勝利貢獻了獨特價值。網絡憑借其即時性、開放性、交互性等特征,成為傳播美術作品的主要媒介。

  當下,迅猛發展的網絡技術早已構建起新的藝術時空與文化樣式,並對傳統美術創作產生深刻影響。當手機得到廣泛運用,當攝影成為留存記憶的便捷手段,當人工智能技術不斷升級……美術創作如何在互聯網時代的土壤中進一步深耕細作?

  跨越邊界 探索融合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在雲端,專業機構、高校等組織創作的美術作品與業余美術愛好者自發創作的美術作品,共同構成一道特殊的文化景觀。

  中國美術家協會在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連續推送100篇“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美術家在行動”系列宣傳圖文,集中呈現了約1300件抗疫主題美術作品。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畫院、北京畫院、江蘇省國畫院、廣東畫院等專業創研機構的美術工作者,以及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專業院校的師生同樣積極行動,將美術作品從筆端送上雲端。通過網絡,全國各地專業美術工作者的創作激情得到充分釋放,實現了作品匯集、聲音匯聚、情感匯融﹔通過網絡,藝術的能量燃爆大江南北。

  與此同時,“90后”陳小桃的漫畫《全國美食為武漢加油》,因其溫暖可愛的創意在網絡社交平台收獲30余萬次點贊﹔意大利18歲少女奧羅拉為中意醫務人員鼓勁而創作的海報,同樣打動了兩國網友。在網絡中,藝術的感染力超越專業與非專業之別,跨越時間與空間之界,實現了全球化傳播。借助互聯網,武漢雷神山醫院醫務人員創作的抗疫畫廊、患者記錄醫務人員工作的漫畫、普通人的抗疫攝影日記等美術作品,不斷拉近美術與大眾的距離。一些過去的“旁觀者”轉為“參與者”,在網絡空間獲得新的藝術審美體驗。大眾直接參與美術創作、進行美術批評,讓美術與生活的融合不斷邁向深入。

  如今,美術作品在物理展示空間與虛擬網絡空間的相互轉換隨處可見。網絡的傳播特征,使各種藝術觀念在此激蕩、融合,創作者結構的多元化成為發展趨勢。在網絡中,美術工作者、業余美術愛好者擁有了更充分的表達空間,人工智能造就特殊的創作主體,與互聯網共同成長的青年一代成為推動美術創作在互聯網時代蓬勃發展的主力,美術創作隊伍正在不斷擴大,美術創作熱情愈發高漲。通過網絡,藝術進一步擁抱生活,大眾進一步擁抱藝術。

  創新表達 追求多元

  當美術作品的觀賞空間從開闊的實體場域轉入扁平的電子屏幕,美術創作的“全鏈條”也在悄然改變。

  從生產環節開始,創作者的觀念、創作載體和表現方式等便已有所不同。當相機取景框、網絡瀏覽器代替了雙眼,當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技術帶來沉浸式體驗,創作者觀察世界的角度、積累的視覺經驗、釋放的想象力都超越以往,這使其再現與表現的觀念不斷更新。相比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大畫種,通俗易懂的漫畫、連環畫、海報設計與創作耗時相對較短的速寫、素描等,在網絡傳播中表現更加突出。傳統美術展覽上備受矚目的大題材、大場面、大尺幅美術作品,在窄小的手機屏幕前失去了原有優勢,呈現小視角、小特色的“小型張”則受到網友歡迎。漫畫家林帝浣為抗疫創作了一批作品,“小林漫畫”不僅在網絡上廣為傳播,還走進方艙醫院等抗疫前線,帶去溫暖與力量。這樣的美術作品以短、平、快的優勢,成為抗疫題材美術創作的“輕騎兵”,在線上線下都收獲良好傳播效果。

  當各大互聯網平台紛紛開始設立網絡漫畫專區,當動態的平面設計成為流行趨勢,當數字媒體藝術不斷發展成熟……僅在線上對傳統美術作品進行二維、靜態、線性展示已不足以滿足大眾需求。如何充分挖掘網絡傳播特質以促進美術創作,實是應當思考的課題。此前,人民日報在微博、微信公眾號、客戶端共同推出《中國抗疫圖鑒》。這種拋開普通條漫定式,適應手機端重視覺、重故事、重體驗的傳播規律,以長卷和視頻形態對戰疫人物與故事的全景式呈現,贏得千萬網友點贊。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踴躍開展表情包創作、交互產品設計等,以動態展示、交互閱讀等多種形式豐富美術創作面貌。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不僅發起了“美善不息”全國書畫名家抗擊疫情主題創作活動,還攜手多個平台免費推出美術課程。這些實踐成為網絡時代美術創作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縮影,展現出美術與網絡技術、網絡文化深度融合所激發的無限可能。

  隨著適應網絡傳播特質、引入現代科技展開的美術創作,與大眾審美趣味的改變持續相互作用,美術與大眾的聯系將更加密切,美術創作空間將進一步得到拓展。

  觀照時代 關注現實

  網絡傳播為美術創作帶來諸多機遇,但其迅猛發展的背后亦有需要關注的問題。

  開放的網絡生態中,人人創作、人人“在場”成為常態。美術作品的質量、評價標准參差不齊,復制化、模式化創作自由生長,迎合大眾與商業的“速食”藝術層出不窮。當人們沉浸在虛擬世界的時間越來越長,傳統美術創作獨特的審美功能如何更好發揮?當互聯網成為全球最大的“美術館”,本土美術創作如何脫穎而出?當美術創作不斷與新媒體融合,如何平衡藝術與技術?在飛速發展的時代中,思考美術創作的變與不變成為迫切需要。

  美術自誕生以來,其形態、內容、風格、語言便伴隨科技進步不斷更新,然而無論如何變化,美術創作的基本規律與大眾對優秀美術作品的需求從未改變。古今中外,鐫刻在美術史上的經典作品,無不於個體表現中勾勒出時代圖景與社會語境,無不於創新創造中引發情感共鳴與精神思考。今天,網絡土壤中的海量圖像、多元觀點與高新技術,為美術創作的生長提供滋養,但美術創作的根脈仍深埋於時代生活。觀察近期涌現的優秀美術作品可知,若情感真切、功力扎實,即便只是將作品簡單上傳至網絡,也會贏得掌聲﹔若隨意拼湊、內核空虛,即使有技術修飾,也難以打動人心。

  關注網絡亦關注現實,博覽眾家亦獨立思考,以新技術促生精品力作,以新媒介提升大眾審美素養,是時代賦予美術工作者的使命。未來,藝術、科技與生活融合的步伐將不斷加快,找尋屬於美術創作的新的生長方式,依然在路上。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10日 08 版)

(責編:杜佳妮、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