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國博雲端綻放“彩陶之花”

2020年04月22日07:50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國博雲端綻放“彩陶之花”

  “彩陶王”漩渦紋雙耳彩陶罐(國博藏)

  人面器口漩渦紋壺

  作為新石器時代的重要標志,陶器伴隨制陶工藝的發展,陸續出現了以彩色紋樣和主體造型相結合的彩陶。而在史前彩陶發現最為集中也最具特色的黃河流域,先后形成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馬家窯文化三個彩陶文化中心,其紋樣之多變令人眼花繚亂。

  上周,國家博物館在其公眾號推出“雲看展”之“河西走廊之畔”,內容從彩陶被重現的歷史溯源,到走近素有“彩陶之鄉”的甘肅彩陶,讓人們得以知曉彩陶的前世今生。

  甘肅彩陶的發現和研究與瑞典學者安特生密不可分。1923年至1924年,他為了尋找仰韶文化的源頭,溯黃河而上,在甘肅、青海地區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先后發現了臨洮辛店、廣河齊家坪、臨洮馬家窯、廣河半山等甘肅大部分有代表性的古文化遺址。面對發掘出的色彩絢麗的彩陶,他贊其為“精美絕倫,可為歐亞新石器時代末葉陶器之冠”。

  不過,由於遠古時代的彩陶多為個體手工制作而成,導致圖案變化多端,讓人很難找出其中蘊含的文化密碼。不過,經過一代代專家從數以萬計的圖案裡分析得出:一些相似的花紋並非隨意為之,而是具有特定含義。比如,彩陶花紋較為常見的有寬帶紋、日月紋、神人紋、蛙紋、魚紋、鳥紋等。其中,“寬帶紋”等線條簡單的花紋往往是彩陶圖案中最常見的基礎裝飾,其顏色、粗細、分布狀態不同,表達的含義亦不同。而日月紋廣泛出現於各類不同文化的彩陶中,說明對日月等天體的崇拜是史前時代各民族共有的一種宗教意識。魚紋則代表了陰陽與季節的劃分,隻有通過其具體形態和組合方式方能推測出其意所指。

  現藏於國博的“仰韶文化半坡類型·人面魚紋彩陶盆”,除了在盆的沿面上飾有黑彩與紋飾外,盆內畫上下、左右相對稱的人面和魚形圖像。人面紋雙眼緊閉、耳旁有小魚,頭部上方繪三角形。從出土情況來看,半坡遺址中,這種人面、魚等圖像的彩陶盆多覆蓋於嬰兒瓮棺上,未見於成人瓮棺和墓葬。由此推斷,這種陶盆可能是專門埋葬兒童的一種葬具。而國博另一件彩陶“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漩渦紋雙耳彩陶罐”,從口沿到腹部用黑彩弦紋繪出上、中、下三層紋飾,上層為花卉紋,中層為旋渦紋,下層為水波紋,顯示當時繪畫技術已相當嫻熟,被譽為“彩陶王”。

(責編:杜佳妮、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