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從兩幅畫看李唐的愛國情懷

唐曉亮
2019年07月22日10:46 | 來源:中國文化報
小字號
《採薇圖》卷 局部(國畫) 李唐
《採薇圖》卷 局部(國畫) 李唐

李唐,生於1066年,卒於1150年,字晞古,河陽三城人(今河南孟津),北宋末南宋初畫家。他是一位由北宋畫院南渡而進入南宋畫院的畫家。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徽、欽二帝被擄,康王趙構被迫南渡,李唐亦隨之,一路顛沛流離,苦不堪言,逃到臨安,以賣畫為生。南宋建立恢復畫院后,李唐經人舉薦,進入畫院,任畫院待詔,時年近八旬。李唐擅畫山水,一變荊浩、范寬之法,喜用峭勁的筆墨,繪出山川雄峻的氣勢。晚年刪繁就簡,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峭立、堅硬,立體感強。他的山水畫創新意味濃,對南宋畫院有著極大的影響,是南宋山水畫新風的領航者。李唐的畫風為劉鬆年、馬遠、夏圭、蕭照等畫家師法、接受,流傳很廣,對后世影響甚大。存世作品有《萬壑鬆風圖》《教子圖》《清溪漁隱圖》《長夏江寺圖》《煙寺鬆風圖》等,與劉鬆年、馬遠、夏圭並稱為“南宋四大家”。

作為“南宋四大家”之首的李唐,不僅是一位杰出的山水畫大師,而且是一位出色的人物畫大家。李唐的人物畫初似李公麟,以方折勁硬著稱,內容大多描繪歷史英雄人物,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民族氣節,如《晉文公復國圖》《採薇圖》等。

《晉文公復國圖》現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此圖繪於北宋末年,描述了晉文公(重耳)被他父親放逐在外19年后即位復國的故事。全圖共分六段,採用連環繪圖的形式進行描繪,晉文公的形象多次出現,可每段都有樹石、車馬、房屋作配景。所繪人物形象各具神態,文公的雍容庄重,侍臣的恭敬、武士的威嚴、仕女的秀雅以及仆役的畏怯等,都刻畫得細致入微、准確生動、栩栩如生。整個橫幅圖式處理得疏密有致,線條的粗細、曲直、虛實、輕重,富於變化,恰到好處。圖中人物的服飾盡可能還原春秋時的模樣。北宋末年,康王趙構的經歷和艱難與重耳類似,所以圖中以宋高宗趙構手書的《左傳》作暗景,目的是激發南宋君臣,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忍辱負重,為復國雪恥而努力。這種隱喻可謂飽含深情、用心良苦,可惜的是趙構不是重耳,他不聽勸阻,也沒有復國的決心與願望,甚至為了貪圖個人享樂和一己之私,甘願偏安一隅,不惜謀害忠良,重用奸佞之臣等。

《採薇圖》,絹本,設色淡,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描繪的是西周初年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伯夷和叔齊本是殷商時諸侯國孤竹國(今河北盧龍南)君主的兩個兒子,兄弟二人出走后先后投奔了西伯侯姬昌(周文王)。姬昌死后,他的兒子姬發繼位,就是后來的周武王。姬發即位后要興兵伐紂,伯夷、叔齊認為這種借機造反、討伐君王之事的行為不妥,屬大逆不道,於是攔住馬頭進行諫阻。周武王沒有聽從他們的諫阻,興兵滅殷后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齊自然成了西周的子民。可是令人不解的是他們從此居然不吃從周朝土地上生長出來的糧食,而是隱居於首陽山(今山西永濟縣境內),以採擷野菜充飢、度日。長此以往肯定不是個辦法,必然生活不下去,最后隻得餓死在山裡。臨死前他們作了一首《採薇歌》,以表達“不食周粟”的堅定信念和頑強品格。

《採薇圖》細膩逼真地刻畫了伯夷、叔齊不吃周粟、寧死不屈的形象、精神、氣節與意志。圖中兩人對坐在懸崖峭壁間的一塊坡地上,伯夷雙手抱膝,目光炯然,顯得堅定沉著﹔叔齊上身前傾,虔誠謙卑,表示願意全心相隨。兩人面容清癯,身體瘦弱。由於長期生活在野外,以野菜充飢,不啖葷腥,肉體受到了巨大的折磨與損耗,但精神卻絲毫沒有被艱難困苦所壓倒。

聯系當時實際,“靖康之難”后北宋王朝被金人所滅,值得慶幸的是李唐在被押往金國的途中設法逃了出來。他吃盡千辛萬苦一路南下,跟隨康王趙構的大隊人馬,一直飄搖於揚州、紹興、寧波等地,直至1132年才到臨安安定下來。可是剛到臨安,卻舉目無親,因此李唐隻能在街頭隱姓埋名,靠賣畫度日,境況十分的尷尬、艱難,於是寫詩慨嘆:“雲裡煙村雨裡灘,看之容易作之難。早知不入時人眼,多買燕脂畫牡丹。”后被朝中太尉邵宏淵發現,立即向宋高宗趙構稟告。趙構知道李唐是個難得的繪畫人才,便召他入宮。李唐進入畫院時已年近八旬,加之他畫名顯赫,自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畫家,畫院中的后學莫不唯他馬首是瞻,故很快成了畫壇的中堅和領袖人物。

李唐用自己手中的畫筆描述《採薇圖》,借古諷今地刻畫如此的歷史故事,這在當時南宋與金國處於對峙、南宋王朝採取投降偏安政策的情況下,需要很大的勇氣和信心。這一方面表明了他心系故土、愛國愛民的民族氣節,另一方面表明了他譴責投降、痛恨變節的賣國行徑。由此,我們不得不為李唐不顧個人安危、義無反顧的愛國情懷所感動、折服。 

(責編:魯婧、赫英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