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組圖:花燈郵票鬧元宵

黨玉佔
2019年02月15日09:1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花燈郵票鬧元宵

  《宮燈》特種郵票

  《花燈》特種郵票

  《民間燈彩》特種郵票

  《元宵節》特種郵票

  【集郵擷趣】

  又是一年正月中,元宵佳節賞花燈。花燈,也叫彩燈,是廣泛流行於我國的工藝品。它既是照明器具,又是點綴環境和居室的裝飾品。

  花燈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起源於漢代,興於唐宋。它的廣泛流行則借助於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燈節。東漢明帝提倡佛教,他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庶民在民間挂燈,逐漸演繹為元宵節賞燈習俗,元宵節也就成為古今展覽觀賞花燈的盛大節日。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正月十五日,在京城端門外大放炬火,光燭天地,綿亙八裡,列為戲場,金石匏革之聲,聞於十裡外,自是,每年以為常焉。”到了唐宋時期更為興盛,唐玄宗時,元宵放燈三夜,到了宋代,放燈五夜,京華沉浸於狂歡之中。歐陽修《生查子·元夕》詞中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可見當時燈節之盛況。由於元宵節大張燈火,象征國家富強,人民安居樂業,因此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這個節日。

  兩千多年來,花燈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不斷發展創新,它是集彩扎、裱糊、編結、刺繡、雕刻、剪紙及詩詞書畫相融合的綜合性藝術,成為中國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2006年,燈彩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弘揚我國燈彩文化,我國曾三次發行專題郵票。1981年2月19日,即農歷辛酉年的正月十五發行《宮燈》特種郵票,全套6枚,圖案分別為“花籃燈”“龍球燈”“龍鳳燈”“寶盆燈”“草花燈”和“牡丹燈”﹔1985年2月28日,即農歷乙丑年的正月初九發行《花燈》特種郵票,全套4枚,圖案分別為“九蓮獻瑞(九蓮燈)”“龍鳳呈祥(龍鳳燈)”“百花爭艷(花籃燈)”和“金玉滿堂(金魚燈)”﹔2006年2月12日,即農歷丙戌年的正月十五發行《民間燈彩》特種郵票,全套5枚,圖案分別為“魚燈”“白菜燈”“蓮花燈”“龍鳳燈”和“花蝶燈”。

  我國的上述三套“燈彩”專題郵票,設計風格各異,《宮燈》6枚郵票主圖為6盞燈的造型,背景為中間亮、四周漸暗的不同底色,使之產生燈被點燃后閃閃發光的藝術效果﹔《花燈》4枚郵票圖案在主圖4盞燈造型的不同底色上都襯托一輪明月,烘托出元宵燈節的氣氛﹔《民間燈彩》5枚郵票圖案則都是白色底色上為每種燈的遠近兩景,遠景為燈的整體造型,近景則是此燈的局部,既看到燈的全貌,又能看到燈的細微部分,遠近搭配,相得益彰。

  2018年3月2日,即農歷的正月十五,中國郵政發行《元宵節》特種郵票,全套3枚。圖案分別為“吃元宵”“賞花燈”和“舞龍舞獅”。其中第一枚圖案為一家祖孫三代人元宵節吃元宵時其樂融融的情景,堂屋內挂一盞花燈﹔第二枚圖案中在賞花燈、猜燈謎的人群前,擺放和懸挂著各式各樣的花燈。

(責編:魯婧、赫英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