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婺州窯中的典型雞頭壺

2019年02月13日09:04 | 來源:收藏快報
小字號
原標題:婺州窯中的典型雞頭壺

tR61Ha9lbCZ5Kk7IhREQ3qhwAondFB6cXnHXBLwo.jpg

圖1

D0KevlrzGBQfvTjLh22tAXGoR4h5xJY2V6MdRSoj.jpg

圖2

  雞頭壺,又稱天雞壺、雞首壺,因壺嘴作雞首狀而得名﹔最早出現於西晉,流行於東晉、南朝,到隋唐逐漸減少,被執壺所代替。縱觀雞頭壺從出現到消亡的過程,雞頭壺在每個時代都有其鮮明的發展特征。雞頭壺造型與盤口壺極為相似,如同是在盤口壺的肩部貼塑一雞首和壺把手所成。它屬於民間流行的飲器,具體是酒具還是茶具各有說法,難以定論。嘴有的可通,有的是實心,壺肩部有系,有橋型系、拱形系等,底為小平底。本文中,筆者將介紹兩款衢州地區所產的婺州窯雞首壺,其器型獨特,為其他窯口所沒有。

  1984年,浙江省衢州市西郊花園崗棉紡織廠基建工地唐墓中,出土了一件唐青瓷點褐彩雞頭壺(圖1)。壺通高16.5、口徑6.5、底徑6.8厘米。小盤口,短束頸,圓肩,鼓腹,餅底。肩兩側附一對稱橫系,另一側捏塑一象征性雞頭,雞頭對稱處附一圓柱體彎鉤形把銜接在小盤口內,把下端捏塑象征性雞尾。內施釉至頸部,外施釉至下腹部,肩腹部飾十二條塊青褐色彩斑,釉青綠色。胎灰白色。該壺現藏於衢州市博物館。

  浙江江山市長台鎮雙塘沿出土一件隋青瓷餅足雞首壺(圖2)。壺高15.4、口徑6、腹徑9.4、底徑6.2厘米。盤口,束頸,圓肩,球腹下收,餅足,餅底平坦。盤口底沿內折,肩兩側附一拱形系,兩系之間近頸部捏貼一象征性雞首,對稱另一側附一圓柱形把,把將口沿與腹相連,把高出口沿。腹飾有凹弦紋8周,下腹近底內束,餅底外凸。內口沿至頸施釉,外施滿釉,釉呈豆青色。胎質較細膩,呈灰白色。該壺現藏於江山市博物館。(曹兆浦)

(責編:王鶴瑾、赫英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