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時評)
點亮“國寶”回家之路
不久前,國家文物局向中國國家博物館劃撥青銅“虎鎣”。至此,這件流失海外百年的圓明園青銅器,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如果說,這件西周晚期珍貴文物的流失,銘記著一段屈辱的中國近代史,那麼今天的回歸,則標志著中國國力的逐漸強大和整個社會對文化的重視,從一個側面見証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方唇、 短束頸、寬折肩、圜底,足根飾饕餮紋,腹下部飾瓦紋,腹上部飾橫S形斜角雲紋,其上的伏虎造型惟妙惟肖……在燈光的照耀下,青銅“虎鎣”散發著神秘、高貴的光芒。今年3月,青銅“虎鎣”即將在英國拍賣的消息傳出,媒體跟蹤報道,人們持續關注。國家文物局經過信息收集、協商談判等多方面工作,推動青銅“虎鎣”返還。最終,境外買家將青銅“虎鎣”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為青銅“虎鎣”回家之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正如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所說,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流散回歸歷程與國家治亂、民族興衰密切相關,寄托著中國人民深厚的歷史與文化情感。
見証歷史滄桑、經歷百年漂泊,青銅“虎鎣”的回歸,既有歷史意義,也有現實意義。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是世界性難題,既有的國際公約在追訴時效和強制性等方面,存在約束力小、執行力弱等問題。對此,我國不斷拓展流失文物追索渠道,促成文物回國。比如,2014年青銅器皿天全方罍器身的回歸,就是通過省級博物館出面、民間收藏家出資,通過多方協商達成洽購的方式促成,既體現尊重市場,又講究策略。相關負責人指出,我們主動有序推進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為建立更加公平正義的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國際規則貢獻中國力量、中國智慧。
在流失海外文物追索中,我國探索多樣化的文物追索路徑,為國際社會提供追索成功案例和經驗。近年來,國家文物局逐步建立綜合使用外交斡旋、協商談判、執法合作、司法訴訟等方式追索返還流失文物,促成了30余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回歸祖國。圓明園鼠首兔首、秦公晉侯青銅器、大堡子山金飾片等文物的成功追回,為宣傳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原則理念、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如今,我國高度重視歷史文物保護,不斷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讓保護文物的觀念深入人心。同時也應該看到,我國流失海外的文物數量眾多,每一件文物面對的實際情況也不盡相同,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仍然任重道遠。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除了成功追回的“國寶”,還有更多的文物,期待“回家”。進一步拓展文物追索渠道,形成海外文物追索的機制,我們需要和國際社會更深入地溝通、更緊密地合作,也需要更多社會力量的參與和推動。
據悉,青銅“虎鎣”入藏國博后,國博將做好相關研究、展示工作。相信不久后,我們就能夠在博物館看到這件文物。希望更多人能夠聽見“國寶”回家的故事,更多人能夠關注參與文化遺產保護,舉各方之力,點亮“國寶”漫漫回家路。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20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