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霞《九寨溝》賞析
九寨溝(國畫) 193.7×178.7厘米 1996年 中國美術館藏
何海霞(1908—1998)初名何福海,字瀛,又字登瀛,北京人。早年從師張大千學畫,1946年隨張大千入川寫生,1956年調入陝西美協從事專業創作,1983年任陝西省國畫院副院長。為“長安畫派”代表畫家之一。
提起何海霞,人們自然會想到“長安畫派”。但我們今天看到的《九寨溝》這幅作品,卻是他晚年變法,跳出“長安畫派”界格之后的作品。
1961年10月在北京等地舉辦的巡回展覽中,中國美術家協會西安分會的主要成員石魯、趙望雲、何海霞、李梓盛、康師堯、方濟眾等人共有150余件作品展出,此次展覽在美術界引起了巨大反響,“長安畫派”的名字一時間享譽全國,石魯、趙望雲、何海霞被稱為“長安三杰”。“長安畫派”重視當代生活與革命題材的表現,重視現實對象與現代人物的描繪,他們力求體現出繪畫手法及審美情趣的時代風格與地域特色,認為中國畫作為時代的產物必定能反映時代的風貌。這也正是何海霞在1949年告別老師張大千之后,在新社會、新環境、新創作理念下生發出的新面貌。圍繞著全新的思路,何海霞在傳統繪畫形式上作了大膽突破,在不脫離傳統運筆和水墨的前提下,以寫生結合創作,大膽運用自己早先打下的色彩的表現功力,使畫面體現出全新的風貌。
1984年,何海霞被調往北京中國畫研究院(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年逾古稀的他刻有這樣一方印章——“蒼暮年大有所為”,表明自己要隨著時代變遷和生活環境的改變而挑戰自我、變法求新的勇氣和信心。上世紀80年代后,他的山水畫風格和表現形式開始有了顯著變化,畫面上呈現出筆墨與色彩交融、氣勢與意境交映生輝,講究用筆用墨。到了90年代,何海霞的作品比之前更加自由揮洒,無論是輝煌的金碧山水還是逸氣洒脫的潑墨潑彩,都能看到他已跳出“長安畫派”的界格,走向更富時代氣息的新的“自然”。此時的何海霞,已熔古今、東西於一爐,得百家之長而達到了“畫自己”的自由表達境界——成功完成了衰年變法。《九寨溝》就是在這個時期創作的一幅藝術精品。
九寨美景
縱觀全畫,滿紙煙雲,筆墨淋漓。遠處,山巒層疊,連綿起伏,林深葉茂,郁郁蔥蔥,雲繞山間﹔近處,山聳雲端,河流縱橫,溪水潺潺,古木參天,水溪雲海相映成趣。真是山借水勢而峻峭,樹依山形而嫵媚,水漫石而染色,雲繞山而生彩,千奇百態,色彩斑斕,好一幅既壯觀又秀美的九寨美景。
“平遠式”構圖
整幅作品採用了傳統山水畫中的“平遠式”構圖法。取景由近景的樹木、石崖及中景的密林、山峰,再到遠景的山巒,至更遠處影影綽綽的群山剪影,山與山之間以煙雲流水巧妙銜接,過渡自然。在“平遠”的基礎上,何海霞將胸中丘壑盡付其中,仿佛在高空上俯視群山,使得尺幅之間遼闊深遠,氣象萬千。
筆墨設色
整幅作品筆墨蒼潤,技法嫻熟,成功地把水墨、青綠和金碧重彩相結合,淡墨法、積墨法、潑彩法、重彩法相互交織,用筆上骨體堅凝又筆力雄健,達到了形神兼備、渾厚華滋的筆墨境界。
款識
何海霞先生在畫右邊題曰:“九寨溝,中南第一峰,密林深處四時雲霧迷蒙。人文始祖,神農棲身於其中,人獸相居,嘗百草,醫生物,相傳,亦為人類造福,傳頌后世。是否屬實,有待考。八十八叟寓居滬上,海霞並記。並簽印三枚:何瀛(白文),海霞(朱文),溝坎一生(朱文)。
回看何海霞藝術生涯,他一路從傳統中走來,滄桑坎坷,飽經磨礪,終於形成自己雄奇奔放、渾厚壯麗的藝術風格,不愧是一座巍峨聳立的中國山水畫“世紀末的豐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