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連接的博物館

![]() |
卡德爾·阿提亞 環理論 2015年 |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我們看什麼?
由國家文物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博物館協會、上海市文物局承辦的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於近日在上海歷史博物館開幕。據了解,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同期將上線全國數字博物館地圖一期,會有1000多家博物館精確POI點(“Point of Interest”,興趣點)信息。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巡視員羅靜對此表示,希望能夠打造屬於博物館的智能地圖,“通過地圖進入博物館,對相關內容進行街景式展示,進而用AI技術展示,其中增加了智慧搜索功能,以及觀眾游覽線路智慧化設計。”
全國各地也圍繞國際博物館協會今年確定的主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搭建博物館與公眾互動的平台。如內蒙古、遼寧、吉林、江蘇、河南、湖北、陝西等多省(區、市)舉行本省(區、市)的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整合省內博物館資源,集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展覽和教育活動。北京通過網絡“鏈接”帶動博物館連接,不再單設主會場,上線啟動“超級鏈接下的博物館:網絡5·18”活動。天津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鄂豫皖革命紀念館、湖北省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等博物館、紀念館也將在博物館日期間推出一系列精彩紛呈的展覽。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今年的主題內涵十分豐富,很好地切合了時代特征。當今時代已經是一個高度互聯的世界,身處其中的任何組織和個人,既是這個超級連接世界的組成部分,又是構成其中某個超級連接的關聯節點和交互中心。互聯網的發展及其引發的變革,推動了博物館功能的不斷拓展,使其早已不只是局限於收藏、研究、展示藏品的機構,在連接社會及其公眾之間,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在不同的時間上、空間上還是文明之間,博物館的連接作用所產生的文化教育影響力,是社會其他機構所無法替代的,博物館連接的社會價值,正在被人們重新認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