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從馬克思題材繪畫創作談起:當下主題性美術創作之道

於洋
2018年05月15日08:40 | 來源:美術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馬克思題材繪畫創作談起:當下主題性美術創作之道

  金瑞 中學時代 中國畫 250×250cm 2018年

  近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的“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以“新創作馬克思主義題材美術作品”作為其第三展廳美術創作專題的主旨標題,這次由中國美協主導的主題性繪畫項目選取了馬克思生平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典片斷,最新創作了24幅馬克思主義題材中國畫和油畫作品,以視覺藝術創作的方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展覽通過對於馬克思其人與馬克思主義思想發展與傳播的視覺展現,完整地呈現了這一思想體系的發展與影響歷程。這次創作項目,是繼1983年紀念馬克思逝世100周年主題美術創作以后的又一次高規格、大規模、高水平的專題創作,同時也是對於近年來主題性美術創作的又一次專題檢閱與狀態呈現。在筆者看來,此次展覽從主題性美術創作及其社會價值的視角,同時也作為當下主題性美術創作的一個縮影,主要呈現出三個特點:

  其一,立體性與還原性。展覽通過相關文獻的立體參照,形象地還原了當時的思想語境,全景式展示了馬克思的生平、革命實踐、理論貢獻和精神境界,也展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運用和豐富發展的光輝歷程。展覽將馬克思主題的美術創作與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手稿、筆記本及親筆簽名的書籍等文獻一起展出,同時重在以繪畫的藝術性呈現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體系,對於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起到了十分深入有效的價值。

  其二,專題性與集中性。該創作項目在短短3個月的時間裡,集中創作了24幅馬克思主義題材中國畫、油畫作品,以再現這一思想體系的誕生與傳播。同時,這次創作項目也是對馬克思主題美術創作的一次系統梳理與回顧。回看馬克思形象在中國的出現與發展,從1907年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書籍《近世界六十名人》刊登馬克思肖像照片,到1920年中共建黨前夕《友世畫報》創刊號封面刊登的手繪紅色調馬克思頭像,這一形象在中國的出現與傳播已有100余年。那麼,這次創作項目與1983年改革開放初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卡爾·馬克思畫傳》時的集結創作有何不同?在藝術語言、技法觀念、審美格趣等方面展現出哪些新的氣象?這些問題都在創作過程、組織機制和展示形式等方面得到了較為清晰的顯現。

  其三,藝術性與本體性。此次創作項目在確立特定主題方向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挖掘了油畫、中國畫藝術語言的本體價值,這使作品突破了簡單圖解馬克思生平與形象的瓶頸,而更趨向於一闋視覺的史詩。如馮遠的《在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成立大會上》將“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宣言的經典歷史瞬間在畫面上完整呈現,孫景波的《革命一家人》以家庭倫理氛圍的描繪展現這個革命家庭平凡中的偉大,丁一林的《支持恩格斯撰寫〈反杜林論〉》以庄重而知性的筆觸描繪二人思想的交流,馬剛的《創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以表現性的油畫語言表現革命工作的感奮與熱忱,井士劍的《參觀第一屆世界工業博覽會》展現了馬克思的無產階級立場及工業革命對整個社會帶來的改變,張峻明的《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對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的早期傳播的詩意表現,金瑞的《中學時代》以青春、明快的色調表現青年馬克思的思想活力與革命熱情……24位畫家的藝術創作,共同展現了當下主題性創作的藝術語言狀態,更展現了社會時代對於藝術本體價值的尊重。

  (作者:於洋  系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責編:王鶴瑾、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