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不忘初心 薪火相傳——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專題

吳為山:到馬克思故鄉塑像

吳為山
2018年05月07日14:1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偉大的行者-馬克思》 青銅 23cm×23cm ×63cm 2016年創作

2016年1月,我去了馬克思故鄉,帶著崇敬,帶著向往,帶著從小到大數十年的夢想與理想,也帶著使命和責任。我受中共中央宣傳部委派,應德國方面之邀,將為馬克思塑像並於2018年5月5日,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立於其故鄉——特裡爾市。

光榮的使命和藝術的擔當,告訴我應該去馬克思誕生的特裡爾尋根溯源,汲取靈感。神奇的遐想和迫切的願望使我一路風塵仆仆,卻時時沉浸在一個偉大靈魂與美的創造之召喚中。

特裡爾,地處今天歐洲西部版圖的心臟部位,是德國最古老的城市。早在2000多年前的羅馬時期便聞名。古羅馬競技場、康斯坦丁大殿、皇帝浴室等許多古跡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世界文化遺產。漫漫而悠長的莫澤爾河從這裡流過,水源緩緩,映著典雅而古朴的城市,冬陽照耀下的紅砂岩山丘和暖紫色森林,與羅馬風格的建筑相輝映。城市大街小巷的石頭路,由於千百年來過往行人的磨蹭,而錚錚發亮,教堂管風琴的聖音和人們平緩的生活節奏,敘說著這座城市久遠的歷史。由此,可以感受到一個偉人誕生地,其文化土壤的豐厚。

我和訪問團的雪亮等一行四人在熱情的特裡爾市長萊博和副市長路德維希陪同下,從市府出發,步行至馬克思故居。在這座獨立的小樓內,展陳了馬克思生平。從大量的圖片,可以了解到這位無產階級的精神領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在當時的社會活動及其所產生的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在他出生的房間,那張古典風格的床和家具,那些百余年前泛黃的老照片,令我們感到一位在書本裡,在想象裡,在藝術作品裡,在我們精神世界裡的偉人之真實存在。

故居紀念館館長捧出了歷年來到訪過的貴賓留名冊,我們清楚地看到不少中共中央領導人曾到此拜謁。可見,馬克思在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崇高位置。當然,不僅如此,在他離世后的一百多年,已有逾10億人信仰馬克思主義,他所揭示的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剩余價值的理論,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思想理論基礎。在這幢不大的小樓,我們仿佛看到了在這樣的律師世家,一個生命從他的誕生之日始,就有著理性與邏輯的基因,其童年、青少年在特裡爾度過,直至中學畢業后進入波恩大學,后轉柏林大學學習法律,且專注於哲學和歷史的學習……繼而,發起科學社會主義,創立馬克思主義,創建第一國際,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導師。

 

《偉大的行者-馬克思》局部

此時,一尊馬克思塑像的構思已在眼前幻化……當然,特裡爾市各界在塑像的年齡段選擇和立像地點方面早有一些考慮,雖不盡相同,但基本上一致。參觀故居后,我們在市長的引領下,到附近的一個小廣場,他們希望塑一尊童年馬克思,立於該廣場樹叢中。由於此前關於邀請中國藝術家塑像的事在德國已廣為人知。因此,從柏林趕來的一些德國雕塑界同行,多家新聞記者和市民代表,更有馬克思的扮演者早已等候於此。西方國家有立像的傳統,在公共環境做雕塑是需要經過社會多方人士、媒體反復討論,最后由議會投票通過的。

顯然,集聚的不同身份的人,抱著極大的熱情自發參與立馬克思像這件公共文化事件。媒體的主要關注有三點:一是,為什麼德國要立馬克思像?二是,為什麼要邀請中國雕塑家塑馬克思像﹔三是,作為作者心中的馬克思是什麼樣的?面對媒體的鏡頭、話筒和照相機鎂光燈,我坦誠相告:馬克思主義在全世界的廣泛影響以及對人類社會發展所起到的推動作用,使馬克思故鄉的德國更為全面地認識到其價值。近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基礎和核心並與中國社會實際相結合,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今天,中國的成就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佐証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作為中國人,中國藝術家從小就看到家中客堂懸挂的馬克思像,那長長的有序的頭發和胡須,那深邃的目光成為永遠的記憶而刻入我們的心靈,注入我們的靈魂。我希望所塑成的馬克思應當選擇這一永遠定格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形象。中國古語道,十指連心。不言而喻,中國雕塑家所塑的馬克思像是帶著情感溫度的。關於馬克思的立像地點,我們希望在一個更為開闊的空間。我告訴特裡爾市長,我將塑造一尊行進中的馬克思,以寓意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特裡爾市長萊博認可了我的創意。副市長兼規劃委員會主任路德維希雨中陪同我們共同選址,並設計作品的高度。最后,確定雕像將立於特裡爾博物館前廣場中心位置。此處,靠近羅馬時期遺址黑門,並以博物館建筑為背景,遙對二百米相距的馬克思生活了十多年的故居。很顯然,雕塑和他的環境將融為一體,充滿濃郁的文化與歷史氛圍,從深厚歷史中,從古典哲學中走出來的馬克思,手挾厚厚的文論,在波瀾壯闊的國際風雲中,堅定、自信……

離開特裡爾的當天晚上,德方在著名的酒庄以馬克思故鄉釀造的葡萄酒為我們送行。

在暖色的燈光下,特裡爾市總規劃師用德語背誦了我的一些詩歌。我為他的用心和真性所感動,當即寫下:

偉人的故鄉一一

我們永遠的精神夢鄉!

特裡爾市長寫下:

卡爾·馬克思塑像將是中國與德國之間架起的金橋……

 

吳為山在創作《偉大的行者-馬克思》中

帶著中央領導同志的厚望與信任,帶著馬克思故鄉的期待與真誠,我們結束了訪問,回到國內,我開始了創作……

在這過程中,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就塑像之事,她問我:“你塑孔子又塑卡爾·馬克思,他們有什麼共同點?”我告訴她:他們的共同點都是建立一個人類理想的社會。

是啊,為了這個理想的社會,馬克思忍受貧困、創立學說,組織領導共產國際,成為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家和社會學家。

雕像選取馬克思行進中的姿態,有別於一般的站像、坐像的紀念碑,也有別於一般舉手勢的政治家雕像,而是著力刻劃和表現作為思想家和哲學家的馬克思。他,從容淡定、邁步前行,行走在養育他的故鄉——特裡爾,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雕塑運用中國現代寫意雕塑的手法,不僅准確地、微妙地表現了馬克思的形,更重要地刻劃了馬克思的精神世界。這方案稿傳到了馬克思故鄉,得到了各界的高度評價:把馬克思的精髓都融到了這雕塑上!

其實,近年來我創作了不少馬克思恩格斯塑像,也通過塑像的機會,到中央編譯局研讀有關文獻,請教黨史研究專家,終於在恩格斯誕辰195周年紀念日之際,於2015年11月27日,一尊高二米七的象征偉大友誼的馬克思恩格斯組雕像落成於中央編譯局廣場。而今創作的馬克思像是立於特裡爾。

特裡爾一一馬克思故鄉,我們精神的夢鄉!2018年5月5日一一馬克思誕辰之日,正是塑像立到故鄉之時,它契合德國人民的意願,也表達今天中國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吳為山

2017年1月15日於日內瓦

(責編:王鶴瑾、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