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紅山玉龍欣賞
2018年05月03日09:1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紅山玉龍
國家博物館展出的紅山玉龍 這是內蒙古翁牛特旗發現的神秘玉器,雕刻的動物,鼻頭上翹,眼睛微凸,顎下有網格狀的紋理,頸背上似鬣毛,有飛騰的動感,造型簡素,玉質溫潤光潔。五千年前的風早已止息,而它還保留著在風中的姿態。
之前在三星他拉村也發現一件相似的青玉器,被認為與中國傳說中的龍有許多契合之處,因而獲得了“中華第一龍”的稱譽。
兩件玉龍都出現在內蒙古赤峰附近,這裡是遼河流域一個古聚落遺址,五千年前的人類,創造了紅山文化。那是自然和人類彼此直面的時代,生命和心靈以及全無雜念的想象,在雙手中表達和傳遞。
紅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古朴、稚拙、簡約、厚重。玉豬龍是其中最為常見的神秘形象,在紅山文化中已是一個成熟而重要的標志。
其實,比紅山更早的興隆窪文化遺址已發現有豬龍崇拜的陶片擺放造型,仰韶文化中也有龍虎貝殼陪葬坑。地理空間相距遙遙的文明,竟具有相同的感應和靈犀。龍被描繪為幾種動物復合而成的神獸,海闊天空中仿佛萬物同源。這樣的形態也與中華多民族大融合相呼應。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組成了龍的鱗片,舞動出中華文明的姿態。龍,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獨特的標志性符號。
龍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們把玉龍在不同時代的形象演變串聯起來,試圖追尋它的足跡。
玉龍形象的演變,體現了歷代審美風尚的繼承和延續。龍的形象回歸到蜷體的玦,這個蜷曲仿佛嬰兒在母體內的形象,成為幾乎最古老的器物雛形。這是個體生命被孕育的開始,也是文明被孕育的開始。
有時,我們會對著光源去看玉,就像五千年前的先民一樣,看它的清澈和透明,看它挺直的脊梁,在空中躍起。這塊玉,成為我們身體延伸到空中的部分,在時光中飛翔、起舞。
(責編:赫英海、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