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歷史決定了我們要相會在這個春天

——記中央美術學院建校100周年

張亞萌
2018年03月29日09:10 | 來源:中國藝術報
小字號
原標題:歷史決定了我們要相會在這個春天

  1949年吳作人在中央美院成立大會上講話

  齊白石先生為學生示范

  國立北京美術學校大禮堂正門

  100年前,中央美術學院的前身國立北京美術學校誕生。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們懷著“以美育代宗教”的理想,開創了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新紀元。80年前,中央美術學院的另一個重要前身——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成立。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刻,以救亡圖強為己任的藝術家們聚集在延安寶塔山下,翻開了人民美術事業的新篇章。60多年前,迎著新中國的曙光,中央美術學院正式成立。師生們滿懷“藝術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信念與情懷,開拓了新中國美術教育的新天地。如今, 2018年的春天,中央美術學院100歲了。

  歷經百年滄桑巨變,中央美術學院始終與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命運緊緊相連,引領中國美術和美術教育事業持續發展。秉承“盡精微,致廣大”的校訓,堅守“注重使命、崇尚學術、尊重人才、兼容並蓄”的理念,傳承“關注現實、服務人民”的傳統,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思考中國美術發展的全局,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皆能發時代之先聲,積極思考探尋中國美術發展的核心問題,引領中國美術的發展方向。“歷史決定了我們要相會在這個春天。 ”中央美院院長范迪安說。

  四月的下午不要錯過

  1918年4月15日,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積極倡導下,鄭錦創立中央美院的前身——國立北京美術學校。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由國家開辦的美術學府,一批留學歐美和日本回國的藝術家,懷抱開拓中國美術教育的志向,克服困難與局限,致力於民族傳統與引進西法的兼容交流,開創了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最初形態。1926年林風眠懷著“致力改造藝術學校之決心”和“實行整個的藝術運動,促進社會藝術發展”的抱負,主持學校的教學,學校涌現了陳師曾、王夢白、李毅士、常書鴻、龐薰琹、黃賓虹、潘天壽等一大批美術家和美術教育工作者。

  1938年4月10日,在延安創立的魯迅藝術學院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戰時期建立的第一所綜合性藝術學院,亦是中央美院的前身之一。“魯藝”的藝術教育思想和美術創作翻開了人民美術事業的新篇章,使20世紀中國美術的發展轉向了人民與革命的方向。“魯藝”師生將個人的命運與整個中國的命運融合在一起,將自己的藝術與中國革命的現實聯系在一起,以黃土高原為畫布,以戰爭前沿的火線為顏料,以手中的畫筆為旌旗,沃渣、江豐、蔡若虹、胡一川、王式廓、王朝聞、羅工柳、彥涵、王曼碩、張仃等藝術家採用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創作了一批反映人民戰爭、生活的優秀作品,反映了在那個物質條件極其艱苦、戰斗熱情極其高漲的年代裡中國勞動人民偉大可愛的形象。

  1950年4月1日,中央美術學院舉行成立慶典。這所美院由1949年11月29日毛澤東給徐悲鴻復信中定名的“國立美術學院”改名而來,學校的一部分是徐悲鴻於1946年起主持的國立北平藝專,另一部分是“魯藝”師生在抗戰勝利后組成、 1946年並入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的華北文藝工作團——1948年8月,文藝學院與北方大學合並成立華北大學,文藝學院改稱“三部” ﹔ 1949年1月華大三部進入北平后與北平藝專合並。與歷史上的4月相遇,遇見的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的重要篇章。

  1949年至1978年是中央美院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建設時期。這一時期,中央美院以原國立北平藝專和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的教師為基礎,精英薈萃,大家雲集,建立了雄厚的師資隊伍。學院在黨的領導、制度建立、學科設置、教學方法、創作實踐、理論研究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奠定了中央美院在新中國高等美術教育中的引領地位,確立了中央美院博大深厚的學術傳統和學院精神。中央美院的師生們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創作了一大批振奮人心的藝術杰作。其中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創作,是中國現代雕塑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活動,代表了上世紀50年代中國雕塑藝術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國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裡程碑。曾竹韶的《虎門銷煙》 、王丙召的《金田起義》 、滑田友的《五四運動》等作品把中國人民千百年來反抗壓迫、爭取自由的不懈斗爭化為一幅幅壯麗雄偉的畫面,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之時,有力地塑造出了中國人民不畏艱辛、百折不撓的英雄形象。上世紀50年代,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開始籌建,中央美院的油畫家們又以極大的創作熱情投入大規模的革命歷史畫的創作中,並創作出一大批優秀作品:董希文的《開國大典》 、羅工柳的《地道戰》 、胡一川的《開鐐》 、李宗津的《飛奪瀘定橋》 、艾中信的《紅軍過雪山》 、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 ……這些作品深情謳歌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革命歷史,鮮明地展現了中國人民在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神採和風貌。

  時間在花家地沒有離開

  1978年是改革開放的春天,也是中央美院發展的春天——1978年,中央美院學報《美術研究》復刊后的第一期封面便發表了引人矚目的人體美術作品﹔另一學報《世界美術》連續刊載了研究介紹西方現代美術的文章,率先闖入了30年來的藝術禁區。1979年,中央美院教師袁運生在首都國際機場候機廳繪制了大型壁畫《潑水節——生命的贊歌》 ,壁畫中描繪了三個裸體少女形象,預示了改革開放的春天的到來,標志著卸下沉重冬裝的中國人民正意氣風發地走向現代化。

  李少文的《九歌》和陳丹青的《西藏組畫》等“文革”后中央美院第一屆研究生的畢業作品,以及楊飛雲的《那時我們正年輕》 、朝戈的《年輕人》等“文革”后第一屆本科畢業生的作品,不僅突破了“文革”美術的禁錮,而且開啟了唯美畫風與“生活流”繪畫的先河,反映了新時代的藝術特色與中國形象。同時,中央美院一批藝術實力雄厚的美術家經過幾年的研究、思考和探索,也先后推出一批力作,其面貌之新、技法之精、內涵之深,標志著中央美院的創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在現代化的潮流中,中央美院的師生們參與了“前進中的中國青年美展”“現代藝術大展”“新生代”等一系列當代藝術展,涌現出《新時代的啟示》 《天書》 《招魂》 《貴州人》等一批具有時代感、現代感的優秀藝術作品﹔中央美院的藝術家和學者們成為了“85新潮”“新生代”等一系列美術思潮與藝術運動的倡導者與中堅力量。新時期以來,中央美院作為重要的美術教育機構,一方面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一方面放眼世界海納百川,為新時期改革發展提供了藝術成果與人才支持。

  時間似乎在中央美院的校址——花家地南街——沒有離開:“至今,中央美院已是五代同堂:有過百歲的老先生,超過80歲的先生有二三十位﹔同時, 60歲左右的知名藝術家仍壯心不已, 40歲左右的中青年教師奮力開拓,還有20歲上下最富朝氣的學生。 ”范迪安介紹道,作為中國的最高美術學府,中央美院始終繼承發揚民族藝術傳統,借鑒吸收世界優秀文化成果,以建設民族美術教育事業為己任,把握和引領中國美術教育的教學實踐和學術建構,從最初的純美術教育學科,發展為今天以造型藝術、設計藝術、建筑藝術、藝術人文四大學科群優勢互補、相互交融的現代綜合性美術教育學科體系,積極探索高端藝術人才培養模式,以彰顯時代的藝術創作和設計成果,發揮藝術服務國家戰略、服務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成為中國高等美術教育領域具有代表性、引領性和示范性的美術院校,躋身於世界著名高等美術院校之列。

  3個與4月有關的時間見証了中央美院的發展, 3個與校址有關的數字則濃縮了美院的歲月變遷:校尉胡同5號,那是徐悲鴻偶遇在樹上的青年學生侯一民的地方﹔中轉辦學無線電二廠的萬紅西街2號,那裡留下了眾多青年師生新年聯歡的歡聲笑語﹔ 2001年遷入的花家地南街8號,有著春天開在校園裡的繁茂花朵,有美院人的專注凝成的一股“二”氣,更有創造的故事和創作者的人生——今年5月28日,適逢2018 “畢業季” ,中央美院將邀請天南地北美院人相聚花家地,共襄盛景——那或許又是一個有關春天的新故事的開始。

  相關鏈接

  十大活動慶祝中央美院建校百年

  本報訊為慶祝建校百年,中央美院舉辦十大活動: 4月1日,中央美術學院校史館將正式開館﹔蔡元培、鄭錦、林風眠、徐悲鴻、吳作人、江豐等28位名師名家塑像亦將同期在學校落成﹔“悲鴻生命:徐悲鴻藝術大展”“為中國設計: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科成果展”“與時代同行——中央美術學院百年校慶精品展”分別於3月16日至4月22日、 3月20日至4月25日、 3月22日至4月25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校慶期間還出版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精品大系》 ﹔設立旨在表彰在教育教學、藝術創作、學術研究、服務社會領域貢獻突出教師的中央美術學院“徐悲鴻獎” ﹔邀請全校師生共同創作建校100周年海報﹔發行央美百年金銀幣、紀念郵票﹔並將於5月28日當天舉辦校友歡聚日。系列活動旨在通過經典作品展覽、學術研討、著述出版和校園文化活動,敬仰先師風范,傳承美院學脈,更好地承載新時代的使命,發揮中央美術學院在美術事業和美術教育事業中的引領作用。(來源:中國藝術報)

(責編:赫英海、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