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

喜迎戊戌年 談十二時對應動物屬相的由來

楊 泓
2018年02月19日11: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喜迎戊戌年

  春聯:蘇士澍書 潘衍習撰

  陝西西安唐代史思禮墓出土的“陶十二時俑之戌犬”。

  日本正倉院藏麻布彩繪“十二時酉雞首”殘片。

  傳新羅聖德王陵石雕“十二時之申猴”像。

  南京博物院藏宋代褐釉泥塑狗。

  陝西西安出土的隋“四神十二時”紋銅鏡。

  唐懿德太子墓壁畫“獵犬圖”。

  韓國國立慶州博物館藏石塔基座戌犬浮雕。

  遼寧省博物館藏齊白石中國畫《守門不易》。

  遼寧省博物館藏劉奎齡中國畫《走獸屏》。

  農歷已過丁酉年,迎來戊戌年,十二時中與戌對應的是“犬”,因此今年按屬相是“狗年”。“戊戌”是依照中國古代文化特有的傳統紀年方法,用干支來排序。所謂“干”,也稱天干,共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也稱地支,共計十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兩者組合,自“甲子”開始,要經過60年后,再回歸“甲子”,所以輪回一次,計60年,又習慣稱為一個“甲子”。

  在中國古代,以干支紀年月日時,源流久遠,至少與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同樣長久。在商代甲骨卜辭中,已經以干支紀日。著名的西周青銅“利簋”銘文中有“武王征商,唯甲子朝”。這與文獻中記載的武王伐紂的牧野之戰,是開始於甲子日的早晨相吻合。也說明當時是使用干支紀日的。至於用地支來紀一日中的時辰,可能遲到漢代。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重定歷法,稱為“太初歷”,明確將一日夜分為十二時,而以地支為紀,以后一直沿用,所以十二地支又習稱“十二時”。

  十二時開始都用文字表述。漢代流行的“四神十二時”紋銅鏡上,“四神”(即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是用圖像表示,而十二時一般還是用文字。但是就在漢代,也許是為了一般人易於記憶等原因,民間開始出現用十二種動物來代表十二時的習慣。在古文獻中,最早見於東漢時王充所著《論衡》一書的《物勢篇》,其中記述了當時社會上已流行用動物來代表十二時的事實,稱為“十二辰之禽”,明確地說“戌土也,其禽犬也”,也在書中先后記明其余諸禽:寅為虎、丑為牛、未為羊、亥為豬、巳為蛇、子為鼠、午為馬、酉為雞、卯為兔、申為猴,只是沒有講到辰為龍。這証明東漢時期,已存在與十二時對應的動物,並且所選擇的都是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動物,包括自先秦已視為“六畜”的馬、牛、羊、雞、犬(狗)、豕(豬),還有居家中常見的蛇、鼠,狩獵對象的虎、兔,常見於山林之中的猿猴。只是加上了自然界沒有的神異動物龍,它在當時民眾中也是人所熟知的。漢時與十二時對應的動物形象,此后傳之后世,又與紀年干支相聯系,鋪衍成“屬相”的概念,人們以代表自己生年干支的動物,作為自己的屬相,一直流傳至今。

  到了南北朝時期,代表十二時的動物形象,開始出現於古代墓葬的墓室壁畫和隨葬的陶俑群之中。例如在發掘山東臨淄北朝時期崔氏家族墓群時,曾在北魏時的10號墓中,發現了“十二時”陶俑,都是在龕台上塑出相應的動物形貌,因有殘損,發掘出土的僅存5件,分別為寅虎、巳蛇、午馬、申猴和戌狗,還有1件上面動物形象已佚失的龕台。這是目前出土文物中時期最早的十二時俑。墓室壁畫中出現的十二時圖像,時代略遲,是北齊時期的。山西太原北齊武平元年(公元570年)右丞相東安王婁叡墓中,墓室頂部“天象圖”以下的壁面上方,繪有獸形的十二時圖像,因已殘損,僅存寅虎、卯兔等,虎呈回首蹲坐形貌,兔作奔跑姿態,造型生動。在山西朔州水泉梁發掘的一座北齊墓壁畫中,有保存完好的十二時圖像,都是動物原貌,是面朝左的側面奔跑或行走姿態。以動物原形貌的十二時造型,一直延續至隋朝,西安藍田出土的“四神十二時”紋銅鏡,與漢鏡不同,將四神圖像布置在內環,而將十二時布置在外環,已由文字改為相應的動物形貌圖像。

  就在隋代,十二時的藝術造型開始出現新的變化,由動物原形,增加了擬人化的神異色彩——將十二時像身軀塑造成身穿袍服的人身,但頭部是獸形,最初是拱手端坐的形貌,如湖北武漢東湖岳家嘴隋墓出土的陶十二時俑。到了唐代,在都城長安地區的墓葬中流行隨葬十二時俑,它們都已改為拱手端立的姿態,在袍服人軀衣領伸出的脖頸上,長著一張獸臉。通過田野考古發掘獲得的文物中,在西安郭家灘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史思禮墓出土的一組陶十二時俑,曾被視為唐代十二時俑的典型文物。其中的戌犬像,細頸長吻,與一般的家犬形貌不同,應是以唐代皇室貴族喜愛的獵犬為原型塑造的。這種獵犬的藝術形象,在唐懿德太子墓壁畫中,以及永泰公主墓攜犬狩獵騎俑上,都可以看到。在都城以外各地唐墓中的十二時俑,也還有塑成坐姿的,例如湖南湘陰唐墓出土的陶俑,但其藝術造型遠遜於都城長安的出土品。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還出土有立姿十二泥俑,彩色艷麗,頗具地域特色。

  到五代時期,十二時俑的造型又有變化,即將十二時塑造成戴冠袍服的人像,而將相應的動物形象托握在手上或是隨行身旁。河北曲陽五代王處直墓中,在前室四壁上部的壁龕中,嵌有石雕十二時像,就都是冠服人像,在身側或手上雕出動物圖像。此后,宋遼時期,仍有十二時俑隨葬,造型或仍依唐制為獸首袍服人軀像,或為冠服人像雙手捧托動物,也有的將動物形象置於冠前。北京大興遼墓出土的木雕十二時俑,是袍服執笏端立的人像,頭戴花冠,動物伏臥在冠頂之上。

  以動物象征十二時,是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在東北亞的一些古代國家,深受中國古文化影響,也有以動物象征十二時的習俗。例如在古代日本,在著名的正倉院所珍藏的文物中,還保留有繪有十二時像的布幕,為麻布彩繪十二時像,現在殘存的還有龍尾、雞頭、犬足、豬尻和雲氣,原用於懸於宮殿檐下的“帽額”,應是聖武天皇葬儀時所使用的。聖武天皇卒於756年,即唐玄宗天寶末年。這也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見証。

  在朝鮮半島上的古代國家,如新羅,保存在今韓國慶州的統一新羅時代的王陵,許多制度都受到唐文化的影響。在一些傳為王陵墳丘周圍,多用石塊砌出高達1米的石壁,其中7座的護石上有獸首人身十二時像浮雕。特別是傳為聖德王陵的墳丘護石上,十二時像為圓雕立像。這些雕刻於陵墓墳丘護石上的十二時像,頭像是動物形貌,但是身著軍戎裝束,身披鎧甲,或右手執環首刀上揚揮舞,或雙手在身前扶拄環首刀。披甲執刀的十二時像,更使其具有陵墓守護神的職能。也有一些墳墓中隨葬形體較小的蠟石十二時像,則是獸首身穿袍服,或拱手直立,或是拱手端坐,造型更接近唐代十二時俑原貌。除在陵墓雕刻中出現十二時像外,在當時的石塔上也雕有十二時像,主要是雕在三級石塔的基座以及四周壁面上。如慶北月城郡遠願寺址三級石塔,浮雕的十二時像是獸首袍服趺坐於蓮台上,帶有佛教藝術的色彩。也有的石塔基座浮雕的十二時像,是獸首袍服的立姿側身像,在韓國的國立慶州博物館庭園中就陳列有一組這樣造型的十二時雕像,但僅存5件,其中就包括戌犬雕像。統一新羅時代的十二時像,正是既受到唐文化的影響,又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古代雕塑品,同樣是與中國古代文化交流的實物見証。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版式設計:蔡華偉

(責編:潘佳佳、魯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給孩子的五堂美術課
  • 安塞農民畫
  • 館長邀您看展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