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將在五個方面謀求突破
《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實施之際,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負責人。
“這是全面推進我國文物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規劃》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關於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針,在總結‘十二五’規劃實施經驗、深入分析當前發展形勢的基礎上編制,既有繼承,也有創新。”國家文物局政策法規司負責人表示。
據該負責人介紹,《規劃》基於黨和國家對文物工作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保護利用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16年,國務院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召開全國文物工作會議。2017年1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這些都為“十三五”時期文物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為文物事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規劃》基於國家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和舉措。《規劃》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十三五”文化改革發展綱要》等要求,對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華文化走出去等重大戰略和舉措都有落實和體現。《規劃》基於“十二五”時期文物工作取得的顯著成就。文物部門改革創新、探索實踐,各級黨委、政府落實保護責任,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取得成效,全社會保護文物的共識初步形成,文物的價值和作用得到廣泛認同,這些都為“十三五”時期文物事業創新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營造了良好環境。《規劃》基於文物事業發展的內在需求。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文物保護利用的任務更加艱巨,文物工作責任更加重大,文物資源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文物事業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該負責人表示,在發展理念上,《規劃》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和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強調落實文物保護主體責任﹔在指導思想上,強調統籌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發展目標上,強調建設綜合性、全方位的文物保護利用體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都要保護,健全文物安全責任體系,基本形成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格局﹔在發展指標上,貫徹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強調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兼顧需求和可能、當前和長遠。《規劃》闡明了“十三五”時期文物事業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重大工程和重大舉措,從總體要求、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全面提升博物館發展質量、多措並舉讓文物活起來、加強文物科技創新、加強文物法治建設、完善規劃保障措施、形成規劃實施合力八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該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時期,國家文物局將推動文物保護實現“兩個轉變”:由注重搶救性保護向搶救性與預防性保護並重轉變,由注重文物本體保護向文物本體與周邊環境、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轉變,確保文物安全。加強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組織實施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和示范效應的文物保護重點項目,推進長城保護計劃和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開展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推薦和遴選,落實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完善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措施。提升考古在文物保護中的基礎性地位和作用,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價值的認識。加強可移動文物修復和預防性保護,公布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和普查成果。創新文物安全監管模式,提升文物安全防范水平,確保文物安全。配套的12個文物保護工程包括:長城保護計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考古中國”重大研究工程,海上絲綢之路文物保護工程,西部地區石窟保護展示工程,西藏、四省藏區和新疆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古建筑和傳統村落保護工程,近現代代表性建筑保護展示提升工程,水利遺產保護工程,館藏珍貴文物保護修復工程,館藏文物保存條件達標和標准化庫房建設工程,文物平安工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將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作為重點項目,國家文物局將在中宣部的統一部署下認真組織實施。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文物合理利用越來越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規劃》中設立了‘多措並舉讓文物活起來’專章,強調要堅持保護為主、保用結合,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大力拓展文物合理適度利用的有效途徑,促進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讓文物活起來,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該負責人表示,為此,《規劃》配套了5個工程,包括國家記憶工程、“互聯網+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全國可移動文物資源共享工程、“一帶一路”文化遺產長廊建設工程、中華文物走出去精品工程。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是讓文物活起來的一項重要舉措。《規劃》中提出了2020年發展目標:打造50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品牌,建成10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基地,文化創意產品年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的文物單位和企業超過50家,其中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的超過20家。中央深改組審議通過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指導意見》是指導“一帶一路”文化遺產長廊建設工程、中華文物走出去精品工程等項目的重要政策性文件。
為做好《規劃》的實施保障,“十三五”時期,國家文物局將在以下5個方面謀求突破。一是建立國家文物登錄制度,健全文物認定、登錄標准,規范文物調查、申報、登記、定級、公布程序,研究制定不可移動文物降級撤銷和館藏文物退出機制。二是健全文物保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加強文物保護工程檢查指導,推動第三方機構參與文物保護工程質量和效果評估,提高文物保護工程質量。三是研究制定文物保護補償辦法,研究探索對文物資源密集區的財政支持方式,在土地置換、容積率補償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四是廣泛動員社會參與,出台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的指導意見,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拓寬社會資金進入文物保護利用渠道。五是增強文物保護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導向性,對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和重大政策實施予以保障,落實省級和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資金投入。
“2017年步入‘十三五’關鍵之年,國家文物局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切實推動《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貫徹執行,促進文物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該負責人表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