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學角度品讀劉俊京書法作品
劉俊京,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華養生書畫研究院院長,中國佛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北京東城書法家協會主席﹔書法師從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先生,其作品獲中國文聯“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提名獎,並在中國書協舉辦的八屆國展、九屆國展。第四屆正書展、第八屆國際書法交流展,中國書法家五百強展,第十五屆中日自作詩書法展、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書法展、“冼夫人杯”書法展、“梁披雲杯”等多次書法展中入展﹔並在中國書協舉辦的“杏花村汾酒杯”電視大賽獲銀獎,“三晉杯”公務員書法大賽獲銅獎,"復聖杯","高桓杯","羲之杯","皖北煤電杯"大賽中獲優秀獎.同時在北京"雙鶴E.C杯"電視大賽獲一等獎,第九屆全國文代會代表,並獲北京市第三屆文藝工作者“德藝雙馨”獎,北京市文聯文藝作品最高獎及北京十佳中青年書法家,北京旅游文化使者等稱號。書法作品隨神舟八號上太空並被毛主席紀念堂,中辦管理局,國務院管理局,人民大會堂,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文字博物館等多家機構及海內外廣泛收藏. 曾出版《中國百名書法家---劉俊京卷》《年度水墨---劉俊京》《中國美術家---劉俊京》《劉俊京多體敬錄心經》《墨品---劉俊京》《劉俊京養生書畫》《人民藝術----劉俊京》等多部專集。
學·知不足·學
陳鵬
《禮記·學記》中記載“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000多年前,“天縱之聖”孔老夫子告誡我們:通過學習我們才了解自己對知識的匱乏,經過教授才清楚自己對知識的困惑。其中的暗含之理不言而喻!而知不足后學,“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在了解自己不足后方可對症下藥,進而才能通過有針對性的學習不斷地自我完善。
《學·知不足·學》書法稱此為“一三一”格式,正有循環往復,以至無窮的寓意,二者之間的辯証關系值得我們深思。但學習,永無止境,正所謂“學而不厭”,猶如萬物蒼靈不竭地尋找源源不斷的知識泉眼,泉不盡,知不盡,而學不盡!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這樣一個永無止境盤旋上升的過程中,我們通過學習不斷地發現不足。通過習克服不足,提升自身,不斷地學而知不足,知不足而后學……《學·知不足·學》為劉俊京先生所題。品讀劉俊京的作品是一種暢快淋漓、一氣呵成的洒脫自在,有種流水直下的自然和登高望遠的豁達。
藝術心靈的誕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剎那,靜觀萬物,萬象如在鏡中,光潔瑩瑩,各得其所,呈現出它們各自充實的、內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謂萬物靜觀皆自得。一如老子“道德境界”的審美轉換機制所在。本源於有為的修煉,卻因其虛靜而超功力且有內景的觀照而獲得了內審美的屬性。對於劉俊京而言,道德修為充盈與書法中,有內審美的屬性,充分感悟體驗變化之微妙,去復現線條的當下時空﹔他涵養深厚自然,作品中充盈著精神氣質,顯現生動。書法的通融既是對藝術的探求,也是自我的精神皈依,在其飄逸俊秀的書風中透露了他對安然、質朴、豁達、寧靜的向往和追求。他苦練書法技巧的同時注重自我文學素養的積澱,注重自我性靈的抒發,更注重自我人格的提高。劉俊京用書法來增進修養,用涵養來御練書法,在揮毫潑墨間來抒寫自己的性情,融入自己的感情,將自己置身在書法變化無窮的世界中,給予自己一個無限的心靈空間,使之個性化、情緒化、靈性化、意志化精神化,與物神游,與書同在。
書法線條的文化傳承是性情的外在彰示,是靜心修為之法,劉俊京在書法中成就自我,在自我涵養中展現書法,他給我們一幅幅賞心悅目的作品,同時也帶給我們進行了一次次精神淨化的旅途。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