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年談中國畫家做學問

2016年05月27日16:13  來源:美術報
 
薛永年《鐘馗圖》
薛永年《鐘馗圖》

 訪談人物:薛永年(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和造型藝術研究所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理論委員會主任)

訪談主持:劉海勇(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畫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

 

薛永年:關於中國畫家做學問可以分成兩塊,一是做和畫畫有關的學問,二是做提高學術能力的學問。和畫畫有關的學問,比如曾有一個山水畫家和我講他學過地質學,所到之處的山川他都會用地質學的觀念去考察,他說不同的地質構造其肌理皴法都不一樣,這樣他畫起來的時候就不是亂畫,而是按規律去畫。還有一種和畫畫有關的做學問方法,是系統地研究,比如說學齊白石的蝦蟹畫,孤立地學就不是做學問的學法。學表面的不行,要系統地研究,把齊白石早年的蝦和后來的蝦拿來對比,你會發現他在變,從畫青蝦變成了畫白蝦,因為青蝦不容易透明。他開始畫蝦時腦門上是沒有重墨的,后來才有,到晚年蝦須的擺動也越來越活,腿的處理根據畫面需要也會減少。通過系統研究,我們要思考他是如何把別人畫的變成自己畫的,他的長處在哪?那我們再畫蝦時就不會重復齊白石,就知道該避開什麼。所以從藝術實踐上來講也是要研究的,要繼承前人規律性的經驗,隻有研究才能知道。

另一種就是增加文化修養和理論積累的研究了,我們學一些畫史和畫論的知識,都要抱有一種研究的態度。比如看了一本寫徐渭的書,我們就要去想他寫的對不對,和我們的認識是不是一致,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問題,哪方面又是高明的,我們要經常去琢磨一些問題,就會對徐渭的認識提高很多。徐渭的大寫意是草書入畫,他說“草書興乃始有寫意畫”,興就是興旺,草書出現很早,但他只是在講陳白陽的時候談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說的並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漢唐草書已經興旺,不見得就有寫意畫,應該是草書影響了寫意畫,但時間要更晚。那麼,草書哪方面影響了寫意畫、又影響了它什麼呢?這就要去研究了,通過研究之后得出結論就會使自己的認識提高。

黃賓虹常講“道咸畫學中興”,就是道光、咸豐年間考古興盛,大量文物出土促使了金石學發展,人們開始研究古代金石文字,找到了民族文化的源頭,也對筆法有了深入的認識研究,又對墨法有了新的發展,這些都是相互影響的。做學問忌諱穿鑿附會,有一個例子馬上得出一個結論,咳嗽的人可能有肺病,也有可能是氣管炎。所以一件事情要確認性質至少要有幾個証據,這是一種研究方法,孤証不立。“証”是理論,把別人講的道理引過來這是“証”。“據”是事實依據。

收集研究材料,現在人最大的毛病就是隻靠上網查,雖然很快,但網上也有很多錯誤的東西,以訛傳訛。第二是喜歡用一些電子文本檢索,比如說找“寫意”,就可找到好多條,在古代的書裡面沒有斷句,“寫意”可能是作為一個詞匯,也可能上面是“什麼什麼寫”,下面是“意什麼什麼”,不是一個詞匯,上下文也可能跟畫畫沒關系,因此在讀書中在了解上下文的條件下去收集材料才是比較有效的。

另外就是要讀一點“沒用”的書,什麼是沒用的呢?就是現在人都著急,不管是寫論文畫畫,都要立竿見影,而做學問,恰恰就是平常也要讀那些你認為沒有用的書,現在感覺沒用的書,指不定什麼時候就用上了。比如我注意揚州八怪李復堂,開始沒什麼目的,也沒一定要寫論文。在我以前沒有太多的書和文章去研究他,想要了解這個人,首先要清楚他是哪裡人?從看鄭板橋的書知道他是興化人,和鄭板橋是老鄉,我順便去興化玩,就了解有沒有什麼相關材料或者紀念館。當地人說李家是一個大家族,明朝宰相李春芳是他的祖上,再往上追宋代的李綱是他的祖上,關於他的家譜呢?有人說在揚州,我在揚州隻見到《李氏家傳》,后來又在興化找到了《李氏族譜》,從族譜裡和有關材料裡查到了他的親屬,知道了他早年學畫的來源之一是他家族裡的一個嫂子叫王媛,這樣你的認識就比一般人的認識相對多了。我們經常看的畫是他晚年的畫,那他早年的畫是什麼樣子?系統收集文字和圖像材料之后發現,有的像蔣廷錫,有的像高其佩,甚至蔣廷錫學惲壽平那種,他是怎麼變過來的?為什麼變呢?據他朋友鄭板橋的記載,說是他受了石濤的影響。他自己說“石濤和尚善於用墨,八大山人善於用筆,余善於用水”,他還在畫跋裡指出,光善於用筆用墨不行,要筆墨發揮作用的關鍵是水,實際上是在自夸他在用水方面既超越了石濤又超過了八大。鄭板橋詩集裡說,李復堂當宮廷畫家,后來因為種種原因,皇帝不信任他了。他離開了宮廷,就不再有曾經的地位,要靠賣畫為生,別人也可以隨意地評論他的畫作,而他一生氣就會把畫撕了,那鄭板橋說得對嗎?孤証不立啊,所以我就繼續收集材料,后來我就看到上海博物館有他的十二條屏,第一條跋文中講到他畫畫的經歷,也講到他的主張“以畫為娛則高,以畫為業則陋”,“不徇索畫者之意,亦不固執己意。”不完全遵照賣畫人的意思,也不完全固執自己的意思。這就是雅俗共賞。所以有時候研究就是要把自己不知道的東西而把它搞明白。

(文字整理:杜學天)

(責編:魯婧、董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