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大師運剪如飛 幻化百蝶飛舞(圖)

2016年02月17日08:09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原標題:剪紙大師運剪如飛 幻化百蝶飛舞

  葉潤生剪紙。

  葉潤生在花市展示剪紙藝術。

  葉潤生在花市展示剪人像。

  中國的剪紙,起源於民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便可變幻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剪紙易學難精,從入門的簡單窗花到更為復雜的人像,一般學藝者得要數年時間才能達到要求。

  而蝴蝶剪紙,從一個平面變化為立體,每個角度看上去,剪出來的蝴蝶,感覺瞬間能輕盈地飛起來。

  葉潤生自十二三歲入行,至今已經剪了50余年,甚至連吃飯的時候,隨身都還帶著剪刀。

  他不僅傳承了傳統的剪紙手藝,還開天辟地地創造了“蝴蝶剪紙”法。

  他還在剪紙的路上繼續著自己的夢。

  匠史

  蝴蝶剪 紙上飛

  剪紙是窗戶的靈魂

  剪紙就像是窗戶的靈魂一樣,給孤冷、單一的窗戶注入靚麗的元素,讓其成為生活的亮色。剪紙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最早發現的剪紙距今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南北朝時期的五福團花剪紙。剪紙作為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這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

  在北方剪紙又叫“窗花兒”,它汲取皮影、刺繡、木板畫、圖案裝飾等藝術門類的營養,融會貫通,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不過在廣州也有一名剪紙大師,“我出席過很多場合,很多人都以為我是北方人,但其實,我是一位老廣。”自創“蝴蝶剪紙”出名,廣東省高級剪紙工藝美術師葉潤生老師告訴記者。

  精通剪紙藝術的“老廣”

  吃飯時候都帶著剪刀,點完菜,拿起紙張擺弄起來,這是記者見到葉潤生的情形,他可謂愛剪紙藝術如命,一有時間就琢磨這種藝術。生於1947年的葉潤生自十二三歲入行起已從事剪紙50余年,至今已獲得“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傳承廣州文化的100雙好手”之一、“葉氏剪紙”、“蝴蝶聖手”等多項美名。

  談起為什麼會從事剪紙行業,葉潤生直言,這也是機緣所致,自己入行既非師承,也無家傳,而是全憑興趣。“這也是別人老是問我的問題,其實廣州並非剪紙藝術發展得好的地方”。據他介紹,廣東剪紙發揮得好的地方在佛山、汕頭,不過如今葉潤生的剪紙藝術,也吸取了這兩地的特長。

  葉潤生說,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廣州,各種各樣的剪影表演人氣很高。“五毛錢剪一個側影,栩栩如生,那時相機還沒有普及,在越秀山、中山紀念堂這些旅游景點,很多人以這種方式為自己留念。”當時,葉潤生驚詫於這種藝術的表現力,一下子就給吸引了。從當時第一次見到剪影,他就喜歡上了這門藝術,“當時我在圍觀,一個剪影藝人把我喊了過去,幫我做了個剪影,這個作品我愛不釋手,以后我便以剪影為樂,慢慢學習了剪紙。”葉潤生因為喜歡,將剪紙技藝“修煉”了50多年,一直到今天。

  匠事

  痴迷剪紙刀不離手

  嘔心瀝血耗時一月

  制作《百蝶圖》

  葉潤生很愛護自己的“幸福牌”剪刀,用一個非常漂亮的皮套來保護剪刀,通常一般剪刀一個星期就要打磨一次,保証剪刀的鋒利。此外,剪刀是不能掉到地上的,因為一旦尖頭碰到地面,這剪刀就基本作廢了。這把剪刀比普通的家用剪刀要小很多,把手較大,而剪刀頭非常尖銳窄小。葉潤生說,這剪刀已跟隨自己20多年,經過細微的改裝,將剪刃磨利,固定的栓擰鬆,以便靈活“運剪如飛”。

  讓葉潤生名氣大增的就是剪紙蝴蝶,“不知道為什麼,之前發現,剪紙作品很少有蝴蝶的出現,因此葉潤生老師多次對蝴蝶進行研究,發現不規則圖案很多,要剪得好,栩栩如生並不容易。”

  一張紅紙拿捏在手,紙隨刀動,紙屑紛飛,攤開紙張,一隻精美的“蝴蝶”便立在葉潤生的手尖。這需要數十年的功力積累,葉潤生老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千百隻形態各異的蝴蝶。

  記者看到,最復雜的蝴蝶剪紙是一幅《百蝶圖》,8層不同的花紋設計美妙絕倫,百隻蝴蝶各不相同,清晰分明,栩栩如生。據悉,該作品花費葉師傅一整月時間,僅設計圖案就用了3個星期。

  不過這樣龐大的創作,其回報並不高,葉潤生也直言,剪紙隻有喜歡的懂行的人才會舍得購買進行收藏,而像他這樣大師的非常復雜的蝴蝶剪紙作品,市場價也僅僅是數千元,基本是不盈利行業。

  事實上,各種剪紙還是有很大需求的,但是商人們想到了機械化生產,隻要有底稿就能實現大批量復制成本極低,這使得人工創作的個性作品,也是很難賣得起高價。

  葉潤生感嘆識貨、付錢的人實在太少,即便身為廣東唯一的剪紙高級工藝美術師,葉潤生的作品銷路仍然不暢,客戶始終是那些彼此熟悉的收藏人士。

  匠心

  “剪紙要講究穩、准、巧。穩,是指下刀前就要構思好剪什麼圖案,怎樣剪,胸有成竹,剪剪到位﹔准,是要少返工,不打稿也能下剪准確,因為一條線剪斷了整幅畫就沒得救了﹔巧,功多藝熟,就是多多練習。剪紙就是需要這樣的匠心,剪紙創作的秘訣並不在‘剪刀的鋒利’,而是對事物的觀察和想象。”

  ——葉潤生

  對話

  新快報:剪紙藝術是否存在生存危機?

  葉潤生:年輕人看待剪紙藝術,很多人看著稀奇但未必就能潛心去學,主要的原因是單靠專職剪紙的收入無法過日子,依然是把剪紙當“兼職”。所以說,剪紙藝術是有一定的生存危機的。一般是學生來學一兩個星期,真正感興趣想長期從事這行的人非常少。此外,剪紙的“易學難精”,學徒成長為成熟的師傅至少需十年,所以剪紙會遭遇生存危機,需要更多人的關注和加入。

  新快報:學習剪紙需要怎麼樣的基本素質?

  葉潤生:首先要愛好這種藝術,需要慢慢來學習,此外要有長期堅持的恆心和決心。剪紙藝術也是可以變通的,比如可以剪出很多卡通圖片、創意圖片、抽象圖片,我也希望通過這些剪紙的創新吸引更多年輕人的加入。

  記者體驗

  看起來容易動手難

  拿起剪刀,記者對著這些紙張完全無從下手,因為剪紙可以說是一種“抽象藝術”,需要有非常好的熟練度和想象力。大部分的剪紙作品都需要將紙張折疊,折疊后應該如何入手,記者完全是一頭霧水。

  好在,有葉潤生在隔壁指點,首先要設想一個圖案,記者從最簡單的窗花入手,希望剪出一張有規則重復的圖形。像這樣的簡單作品,一般是將正方形紙對角折疊,再對折一次,找出中心點,或者說找出軸心等關鍵的定位因素,之后進行剪紙設計和動手。葉潤生說:“如果不熟悉,可以先把要剪的線路圖畫出來,再動手,多次磨練才會有手感,慢慢地找到規則才能剪出想要的圖案。”

(責編:赫英海、董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