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翅木三屏式羅漢床
雞翅木鑲黃花梨台面方桌
烏木邊框花梨心條案
明式鸂鶒木雙人座玫瑰椅
除了黃紫紅(黃花梨、紫檀、大紅酸枝),在中國硬木家具用材史上,還存在著諸多其他重要角色,他們雖然並沒有在古典家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但是從硬 木、紋理、色彩、氣味等方面都有特別之處,為宮廷民間家具以及工藝品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選擇,也成就了今天立體的紅木體系﹔還有一些木材,雖然未收入紅木之 列,但是悠久的使用歷史、特殊的歷史地位以及本身優質的特性,也讓它們成為硬木史上的裡程碑。這些歷史“遺珠”,以今日的眼光去追尋探索,更顯珍貴。
雞翅木 相思之木
在 國家標准《紅木》中,收錄了三個樹種為雞翅木:1非洲崖豆木,即非洲雞翅木,產地在剛果﹔2白花崖豆木,即緬甸雞翅木,主要分布在緬甸、泰國﹔3鐵刀木, 分布在南亞及東南亞,另在中國雲南、廣東等地也有引種栽培。按照標准規定,雞翅木的必備條件是:崖豆屬和鐵刀木屬樹種﹔木材結構甚細,含水率12%時氣干 密度大於0.80g/cm3﹔木材的芯材為黑褐或栗褐,弦面上有雞翅花紋。
在歷史記載中,雞翅木被稱為“相思木”。屈大均在《廣東新語·語 木·海南文木》一條中講到有的白質黑章,有的色分黃紫,斜鋸木紋呈細花雲。子為紅豆,可作首飾,同時兼有“相思木”之名。唐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即是描繪的這種樹。據陳嶸《分類學》,雞翅木屬紅豆屬(Ormosia),計約四十種。侯寬昭《廣州植物志》則稱共計在六十種 以上,我國產二十六種。
“鸂鶒(x?ch?)木”有不同的寫法,或作“雞翅木”,或作“杞梓木”。明清家具專家王世襄認為,北京匠師普遍認 為雞翅木有新、老兩種。新者木質粗糙,紫黑相間,紋理渾濁不清,僵直無旋轉之勢,而且木絲有時容易翹裂起芒。老雞翅木肌理致密,紫褐色深淺相間成文,尤其 是縱切面浮動,具有禽鳥頸翅那種燦爛閃耀的光輝。清中期以后,家具用老雞翅木的甚少,新的則一直到現在還在使用。
雞翅木受到鐘愛,主要是其 類似“禽鳥頸翅”的漂亮的木紋所致。此外,在民間,人們認為雞是與傳說中的鳳最接近的一種動物,故人們認為雞翅木是一種吉祥的木材,能帶來好運。用雞翅木 做家具時,為了美觀,工匠們都會在家具的桌面、椅面等部位,將木材的完整紋路呈現出來,盡量減少拼補。
故宮博 物院副研究館員周京南表示,據考証,雖然雞翅木在明代便已經以家具之材出現並使用,但是無論在皇宮還是民間,雞翅木使用的並不多,使用量與黃(黃花梨)、 紫(紫檀)、紅(紅酸枝)、楠(金絲楠)相比,可謂相當少。他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故宮曾經出現過幾件雞翅木的家具,例如香幾,但是總體數量並不多。”
據 名佳紅木董事長張正基介紹,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雞翅木主要為非洲崖豆木和白花崖豆木,即非洲雞翅木和緬甸雞翅木。可以肯定的是,皇宮以及民間發現的雞翅木老 家具,其材質來自如今緬甸等“南洋地區”。緬甸雞翅木的成材期大約150-200年,出材率較低,加工難度也大,如果干燥不適當,很容易變形。相比之下, 非洲雞翅木較大較直,材質軟脆,成材顏色略發黃,管孔略粗,硬度稍差。目前,非洲雞翅木的原料價是3000元左右一噸,緬甸雞翅木的價格是15000元至 16000元一噸,做成成品后,兩者的售價相差一倍以上,緬甸雞翅木的市場價值更高一些。
烏木 今非昔比 更顯珍貴
國家標准《紅木》把烏木歸為柿樹科柿屬,分為烏木和條紋烏木兩個類別。條紋烏木和烏木之間也有明顯的不同,最大的區別就是材色,烏木的心材呈烏黑色,而條紋烏木的心材則呈黑色或是栗褐,其中還間隔有淺色的條紋。
烏木,顧名思義,即木材通體烏黑,民間亦稱之為“黑檀”。烏木在我國古代典籍中多有記載,如晉崔豹《古今注》有載:“烏木出交州,色黑有紋,亦謂之‘烏文木’。”《諸番志》卷下稱“烏樠木”。明代黃省曾在《西洋朝貢典錄》中又將之稱為“烏梨木”。
在 古籍記載中,古代的烏木並非單指一種樹種,更多以產地、特征來區分和命名。清朝李調元在《南越筆記》中描述:“烏木,瓊州諸島所產,土人折為箸,行用甚 廣。志稱出海南,一名‘角烏’。色純黑,甚脆。有曰茶烏者,自番舶來,質甚堅,置水則沉。其他類烏木者甚多,皆可作幾杖。置水不沉則非也。”故宮博物院副 研究館員周京南表示,雖然目前市場上出現的烏木產地有緬甸、非洲之分,但是在運輸條件並不發達的古代,烏木進入民間及宮廷,主要就來自東南亞地區。如東南 亞地區的藩屬國進貢,或者從我國的海南島地區流入內地。如今市面上常見的來自非洲的烏木,並非古代人所用。
由於烏木木性堅質細膩,顏色深沉 黝黑,頗受當時人們的喜愛。在宮廷以及民間,仍有諸多烏木家具可循。例如,在元代宮廷的大駕卣薄儀仗中,就有用烏木制作的龍椅寶座﹔但由於烏木樹種小,產 量少,大料難得,難以大范圍制作大件家具,通常被用以制作小件文玩。如明代晚期《天水冰山錄》中,記載了明嘉靖晚年抄沒嚴嵩家產之時,所獲全部物品的類別 和數量,在雜項類中“烏木箸六千八百九十六雙”、“烏木界尺二條”等記錄﹔晚清言情小說《海上花列傳》裡描寫上海富貴人家居室裡的娛樂設施中,就有烏木麻 雀牌等棋牌玩具。“見靠窗那紅木方桌已移在中央,四枝膻燭點得雪亮,桌上一副烏木嵌牙麻雀牌和四分籌碼,皆端正齊備。”
如今,在紅木家具市 場上,古代家具所使用的“烏木”已經難以與《國標》中的“烏木”對上號,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木材與木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質量負責人韓玉杰告訴記 者,雖然目前《國標》內“烏木類”和“條紋烏木”類共包括七個樹種,但是市場上常見交易的是烏木類中的烏木,以及條紋烏木類中的蘇拉威西烏木和菲律賓烏 木。
名佳紅木董事長張正基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的條紋烏木產品居多,總共分為兩類,一類來自印度尼西亞,一類來自非洲。蘇威拉西烏木被稱為 印度尼西亞國寶級植物,其成材緩慢,一般需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是印度尼西亞的2級國寶級植物,已被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俗稱《華盛頓 公約》),已禁止砍伐出口,在2000年左右其價格一度超過交趾黃檀,目前在市面上流通的數量也極少﹔而來自非洲的烏木材質在紋理等方面木質較差,而且密 度高、出材率低、加工難度大,更多被拿來制作工藝品、樂器等。
■ 非紅木用材
鐵力木 曾是雞翅木替身
王世襄在 《明清家具珍賞》中考証,“鐵力木”,或作“鐵梨木”、“鐵栗木”,在幾種硬木樹種中長得最高大,價格又較低廉。《格古要論》謂“東莞人多以作屋”,《廣 東新語》謂“廣人以作梁柱及屏障”,《南越筆記》謂“黎山中人以為薪,至吳楚間則重價購之”,足以說明這一點。在明清家具中,鐵力木因材料大,不少大件家 具用它做成,有時用在家具后背,或作屜板及抽屜內部等。它有時有花紋,似雞翅木而較粗,過去曾有家具商用它冒充雞翅木出售。
鐵力木學名Mesua ferrea,陳嶸《分類學》稱:“大常綠喬木,樹干直立,高科十余丈許……原產東印度。據《廣西通志》載,該省容縣及藤縣亦有之。木材堅硬耐久,心材暗紅色,髓線細美,在熱帶多用於建筑。廣東有用為制造桌椅等家具,極經久耐用。”
鐵 力木多採用木架構造形式制作大件家具,極少雕刻,就算要雕琢,也多數是簡單的“回”字形圖案,以“線條”為主,所以家具的造型很簡潔、朴實,加上木紋的自 然美,使家具看上去尤顯古雅、純真。相比其他紅木而言,鐵力木的木價稍低,且有大料,因而明清時期工匠用材較寬鬆,常用來制作大件家具。隨著紅木木材日益 匱乏,鐵力木作為著名的珍貴硬木樹種,在原材料市場日益走紅,身價倍增,成為了生產高檔實木家具的主要用材之一。
櫸木 開辟硬木家具的流行
據 陳嶸《分類學》,櫸屬學名為Zelkova,產於江浙者為大葉櫸樹,別名櫸榆或大葉榆,用途極廣。在歷史上,櫸木的流行,引發了黃花梨為核心的“文人家 具”以及硬木家具的流行。在江南地區,民間就地取材,選用當地盛產的櫸木作為家具用材,大量制造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櫸木家具,這種木材質地堅硬,色澤明 麗,花紋優美,尤其是樹齡較久、粗大高直的樹木,心材呈紅橙顏色,呈排列有序的波狀重疊花紋,俗稱“寶塔紋”,在大量流傳下來的矮南官帽椅的靠背板上清晰 可見。在明代櫸木家具中,可以發現當時匠師們憑借這種天然木質紋理創作的審美趣味,造型及制作手法與黃花梨等硬木家具頗為相似,與當時流行的“銀杏金漆” 家具在工藝和類別上已經有了很大的差異,在人們心目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已成為中國古代硬木家具之先導。而且這種木材家具一直生產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 當時實木家具市場也經常見到,生命力長久,被人們熟悉和鐘愛。
據王世襄考証,櫸木屬榆科,北方不知櫸木之名,而稱之為“南榆”。明及清前期櫸木家具在南方鄉鎮尚有存者,多來自太湖地區。流傳在北方的所謂南榆家具也不少,多作明式,老匠師及明式家具的真正愛好者都頗為重視,認為不應因用料較差而貶低它的價值。
金絲楠 比肩“黃紫紅”
金 絲楠並非一種樹種的名稱,而是一些材質中有金絲和類似綢緞光澤現象的楠木的泛稱,代表物種為“楨楠”。在古代,金絲楠作為皇家用材,出現時間遠遠早於黃花 梨、紫檀等硬木,而且廣泛用於建筑、家具中。據周京南介紹,有一種說法,至少要在秦漢的時候,皇家就大規模地使用楠木了,在《阿房宮賦》裡描寫的“六王 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裡,隔離天日。”說的就是為修阿房宮,用的就是如今的金絲楠。
楨 楠結構細致,尺寸穩定性優良,材色淡雅均勻,光澤性強,是制作宮廷家具的上等用材。既適合做大的木器,又適合做小的雕刻。晚明以前的皇家器物,比如故宮博 物院中軸線上太和殿裡的金漆寶座,寶座后的屏風以及儀仗等,基本都是楠木做胎的。晚明以后至清初,即使故宮裡幾乎所有的皇帝居室內都擺上了黃花梨紫檀家 具,金絲楠的皇家地位仍未被撼動。從清代內務府活計檔看到,清宮造辦處在清中早期所制家具,相當一部分是楠木家具,只是到乾隆十年之后因缺材而有所減。故 宮最大殿——太和殿中設鏤空透雕龍紋金漆寶座和屏風,都是金絲楠木所制,可見宮殿家具必以金絲楠居於最具權威感的主位。
D06-D07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馮靜
D06-D07版圖片/資料圖片
紅木文化溯源之旅項目報道組:
出品人/監制:張學冬 項目總監、組長:孫志華 內容總策劃:安峰 記者:馮靜、付娟 編輯:劉朗 新媒體傳播:裴璇
外聯主任:陳文菊 專家顧問:海岩、張德祥、陳寶光、周京南、楊波、鄧雪鬆、曾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