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大聖歸來:帶你看遍不一樣的孫悟空繪畫形象

2015年07月27日08:22    來源:美術報    手機看新聞

  明嘉靖二十九年,年過半百的吳承恩提筆寫下了《西游記》的前幾十回,在第一回中他描繪了這部小說中心人物的誕生,並詩雲:

  三陽交泰產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歷代人人皆屬此,稱王稱聖任縱橫。

  吳承恩大概不會想到自己筆下的這隻“潑猴”形象在小說問世后的百年間不斷被后人以不同形式進行演繹,將其打造成為了一個世人所熟識的經典形象。

  他勇敢好斗,桀驁不馴,幽默而亦庄亦諧,哀傷樂觀並存,他在中國人的記憶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美猴王、齊天大聖、弼馬溫、大師兄······他的名號很多,但我們都習慣叫他——孫悟空。

  7月10日上映的《西游記之大聖歸來》動畫電影將“孫悟空”這個對中國人而言非常熟悉的“潑猴”形象重新帶到了大眾視野之中。

  在一次又一次被搬上銀幕的《西游記》真人電視劇與電影中,我們看到了孫悟空這一形象的不斷演變,六小齡童的孫悟空造型可謂其中的經典。但這一角色在畫筆下的演變呢?你是否還記得童年時連環畫中的孫悟空?又或者電視上播放的動畫?有太多的悟空形象被人遺忘,或者在演繹中淪為糟粕而淡出人們視野。至少,對於記者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1999年央視版的西游記動畫,這也是屬於90后這代人的集體回憶。本期,記者將會為各位讀者帶來不同時期、不同繪者筆下的孫悟空形象,讓我們來一起重溫那些有趣的大聖畫作吧。

陳光鎰 大鬧天宮 1955年

  陳光鎰 大鬧天宮 1955年

  重溫經典:不同時期的“美猴王”版本

  目前關於玄奘西行創造的神話故事“唐僧取經”最早的圖像應該是甘肅敦煌的石窟壁畫, 分別有榆林窟的二、三、二十九號窟中的形象,榆林窟建成的時間大概是西夏也就是北宋時期。這裡的孫悟空身穿白衣, 頭上有明顯的緊箍,但沒有持金箍棒。應該說這代表了唐代到北宋時期中國流傳的“唐僧取經”的基本故事結構和人物形象。

朱鼎臣(明代) 唐三藏西游釋厄傳

  朱鼎臣(明代) 唐三藏西游釋厄傳

甘肅安西縣榆林窟第三窟壁畫

  甘肅安西縣榆林窟第三窟壁畫

  明代出版業發達,而且非常重視給書插圖,比如朱鼎臣繪制的《唐三藏西游釋厄傳》,這本從唐僧江流兒故事開始,並非和通行西游記一樣。因為唐僧是主角,前面兩卷都沒有出現孫悟空,直到第三卷才開始出現。最早的一套《西游記》連環畫是在1929年3月由上海世界書局出版,由金少梅、章興瑞所繪。它第一次採用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的形式來講述故事,出版后即刻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好評。

  1954年、1955兩年間,陳光鎰的三部作品《大鬧天宮》《通天河》《真假美猴王》先后在新美術出版社(1952年在上海成立,1956年並入上海美術出版社)出版。這三部作品基本代表了當時《西游記》連環畫的最高水准,尤其是《通天河》,即便是在以后的幾十年中,也極少有能與之相媲美者。其人物精致、清晰、生動,對唐僧師徒四人的描繪幾乎成為日后創作的典范,而妖魔及蝦兵蟹將更是呼之欲出、活靈活現﹔那些輔助的風景,房舍樓台、風雪波浪、水底世界及打斗的場面,全都描繪得深淺濃淡,氣勢磅礡。

  1963年,上海美術出版社出版了由趙宏本、錢笑呆繪制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該作在當年舉辦的第一屆連環畫評比中榮獲了一等獎。它成為《西游記》的頂尖之作,也成為時代的絕唱。六小齡童曾談到,他在25集電視連續劇《西游記》 中扮演孫悟空時,在造型表演方面就是從這套連環畫中獲得啟發。

劉繼卣 鬧天宮 1956年

  劉繼卣 鬧天宮 1956年

  劉繼卣先生曾在採訪中談過,《鬧天宮》8幅尺寸不大的畫稿,畫了約兩年時間,其精心和深入程度可想而知。展開這部畫稿,觀者隻覺眼前煙雲滾動、人物飛揚、色彩絢爛。大鬧天宮的主人公孫悟空始終醒目,所有人物都有血有肉,互有呼應,真正達到了完全吻合故事和主題需要的傳神境界。之后到了文革時期,出版事業一度中斷,直到上世紀80年代,連環畫市場才開始升溫,版本和種類雖然大為豐富,但鮮有精品。能夠出精品的那個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了,我們剩下的隻有懷念。

  經典傳承:大聖形象的“自我救贖”

  1956年,萬籟鳴、萬古蟾兩兄弟創作出了西游題材的經典之作《大鬧天宮》。我們小時候都覺得很熟悉的這部動畫片其實是文革前制作的,它的精美程度放到現在仍然可以秒殺一大批喜羊羊和灰太狼們。這部動畫片在當時的評價之高,完全到了出乎想象的地步,若說是推崇備至半點也不為過。2012年是中國動畫創始人萬籟鳴、萬古蟾112周年誕辰,谷歌公司還專門為其制作了紀念LOGO。1989年-1995年,這幾年間的西游題材動畫裡,孫悟空的形象已經向著粗制濫造的低齡化路子一去不復返了,無論是作畫還是故事情節的編排,都不能與之前的版本相提並論。

  1999年,央視投資了3000多萬,歷時6年制作完成了新版的西游記動畫。畫風雖然比不上《大鬧天空》,但也比前面幾個幼兒版的好多了,作畫融合了日漫和美漫的元素。不過這部動畫的受眾依然是兒童,孫悟空被塑造成了一個陽光少年,對白也很“機智勇敢”。但對於很多90后來說,這部作品在動畫片中的地位和86版《西游記》在電視劇中的地位幾乎是一樣的。“白龍馬,蹄兒朝西,身后跟著……”很多時候不自覺地就會哼唱起主題曲。

  同年7月,上海美影投資1200萬元,歷時4年最終完成了國產動畫又一力作《寶蓮燈》,號稱“自我救贖之作”,其中的大聖形象依舊延續前作《大鬧天宮》中的設定,但至少比之前幼稚版本的形象設定“正常”了許多。在這部之后,孫悟空的形象似乎淡出了國產動畫界的視野,播出的寥寥幾部相關動畫其形象也非常低齡化。在大家折騰了一圈兒后,發現1961年的齊天大聖形象依然無法被超越,干脆就拿出了圈錢的最后一招:重制。2012年,原版的《大鬧天宮》被上、下兩集剪接成88分鐘,然后進行3D特效處理、重新配音,但反響依舊一般。

大聖歸來手稿原畫

  大聖歸來手稿原畫

  時至今日,隨著《大聖歸來》的上映,大聖已經在從各種意義上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中來。時間也很湊巧,與16年前的上一部經典《寶蓮燈》在同月播出。某種程度上,一直以來飽受詬病的國產電影保護月還是對本土電影產生了正面作用。這兩天這隻猴子已經從國人口袋裡“掏走”了5億票房,口碑上也得到了不同年齡層的肯定,劇情有淚有笑,老少咸宜,小孩看了不覺晦澀難懂,成年人也不會覺得天真幼稚。

  有人說“這部電影的意義可以說標志著中國動畫從和美日動畫的天文級差距,已經縮短到了10-15年。它從制作的各個角度來說,跟《怪物史瑞克》、《玩具總動員》等國外經典已沒有很顯著的差距了。”在《大聖歸來》成功的背后,市場或許對國產動畫的預期也會大幅提高,今后將會有更多的動畫企劃得到重視與發展的機會,更多經典形象將會回到大眾的視野當中。

  來源:美術報

  從古到今,孫悟空的形象一直在畫家筆下演變,他存在於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記憶當中,無論哪個時代的人,他們在自己心中都有一個“大聖”。相信這部電影也會在90后、00后乃至10后的記憶中留下驚艷的一筆濃墨吧!

(責編:潘佳佳、魯婧)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