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居民在老報紙展中重溫抗戰歷史。
一張張發黃的老報紙,上面赫然印著《解放日報》、《晉察冀日報》等報頭,翻開看,一篇篇記錄著日寇鐵蹄踐踏祖國大好河山,共產黨帶領人民大眾與日寇浴血奮戰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令人震撼。近日,年近七旬的普通居民李鐵光在東城區體育館路街道東玉北街社區舉辦了抗戰老報紙展,展出的二百六十余張老報紙是老人歷時50余年收藏的,為參觀者講述那段不可忘懷的歷史。
“收藏報紙,就是收藏歷史。”今年68歲的李鐵光對記者說,他從十七八歲,就愛上了收集報紙,“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把報紙收集起來,就是記錄下那些歷史,向后人展示,教育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激發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在他的家裡,53平方米的兩居室特別騰出來一間房,成為了他的“報庫”,裡面根據不同類別碼放著他50多年來收集的十萬余份報紙,這間小屋,還成為了東城區青少年教育基地。
“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我拿出那些抗戰時期的老報紙,來辦一次報紙展,帶著大家伙兒重溫那段歷史。”李鐵光說。
社區知道老人要辦展覽,專門辟出了東城區民政局干休所的大廳當作展廳,100多平方米的空間無償讓老人使用,李鐵光則拿出了自己很多珍貴的報紙,為周圍的鄰裡辦了一次免費的報展。
走進展廳,立馬兒就會被滿眼的老報紙所吸引。在門口處,一張《華美晚報》的號外,上面赫然印刷著題為《日降書昨晨正式簽訂》的新聞,再細看內容,導語中寫道,“日本降書已於今日上午十時(東京時間)在美戰艦‘密蘇裡’號上庄嚴簽字……”
“這份號外,是我用了幾十張特別珍貴的老報紙,和另一位收藏家交換來的,”李鐵光對記者說,“要知道,這種號外最難收集,報紙都是按日期發行,但號外隻有在發生特別重大的新聞時才發行,因此相隔幾十年就更難收集。”
老人還為參觀者介紹這張號外背后的故事。他說,《華美晚報》於1936年創刊,由於堅持愛國主義精神,創刊人朱作同於1941年在上海寓所門口 被暗殺,同年底《華美晚報》被迫停刊。日本戰敗后,雖然一些國際新聞機構已經得到日軍投降的消息,但在敵佔區的上海,很多中國人還不知情,再加上由於日軍 殘酷鎮壓抗日運動,一些知情者也抱觀望態度。但《華美晚報》卻毫不畏懼,一面立即宣布復刊,一面發行了這份珍貴的號外。
再往前走,還有更多珍貴的老報紙。在1946年的一份《人民日報》的頭版,刊發了題為《日本投降一周年》的解放日報社論﹔在一份《民聲報》的號外中,赫然寫著《毛主席飛返延安》的稿件﹔在一份《小孩報》的頭版,印刷著“打倒帝國主義”的圖畫……
來參觀的居民們,都紛紛拿出了自己的相機或手機,拍下這些老報紙,“很多報紙我也是第一次看到,”65歲的王朝寅對記者說,“看著這些報,就好像看到了波瀾壯闊的抗戰歷史,我要拍下來回家去給家裡人看看,也給小孩子們講講那段歲月。”
260余份老報紙,連續6天的展出,將持續到本月21日,不需要一分錢的門票。其實,這已經不是老人家第一次將自己的珍藏拿出來,與他人分享 了。“大大小小的報紙展,辦了100多回,都是無償的,”他告訴記者,“我收集報紙,就是讓大家能夠通過這些報紙看到歷史,不是為了掙錢。”
但收集報紙的這50余年,老人費盡了心血,自己和老伴的工資很大一部分都用於訂閱報紙、購買老報紙了,“現在每個月光訂報紙就要三四百元,一些 珍貴的老報紙,價格就會更高。”沒有家人的支持,就沒有現在的收藏量,“現在不光我和老伴兒,兩個女兒還有兩個女婿、外孫都來幫我收集報紙,他們去哪裡旅 游第一件事就是買當地的報紙回來。”
不光是老報紙,現在每天發行的新報紙也是他收集的重點,“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富強,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我要把今天的報紙收集起來,這是今天中國發展的歷程,中國夢實現的歷程。”(記者 祁夢竹 通訊員 喬斐)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