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盧莎報道 3月10日傍晚,已過了下班時間,但抗美援朝紀念館改擴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組組長姜繼曉,仍在辦公室裡忙碌著。 “雖然‘抗館’已於去年12月底閉館,進入立項前的准備工作階段,但籌備工作千頭萬緒,我們都恨不得一天當兩天用。 ”
從去年6月3日中央批復同意對抗美援朝紀念館進行改擴建以來,各相關部門的前期籌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
抗美援朝紀念館始建於1958年,是全國、全軍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歷史的國家級重大戰爭紀念館。紀念館現有館藏文物4.4萬多件,但由於陳列館面積小,隻能展出1000余幅歷史圖片、700余件文物。不僅如此,紀念館原設計標准為年接待游客20萬人次,而自開館以來已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200余萬人次,僅2014年1月到11月,游客數量就達168萬人次,是設計年接待量的8倍多,大大超過了承載極限。姜繼曉說:“對紀念館進行改擴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發掘和利用這一寶貴的精神資源和財富,意義尤為重大。 ”
去年底,原抗美援朝紀念館閉館,全面進入改擴建“備戰狀態”。建筑設計方案正在優化之中,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同步進行,需要改造修繕的項目已經進行了安全性檢測和可靠性鑒定,在開工前還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包括選擇確定招標代理單位、招標確定建筑安裝工程設計單位、勘察設計單位等。
在征集員張靜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來自朝鮮的童鞋、紅領巾等17件文物。 “自文物征集啟事發布后,我們已經征集到文物和史料千余件,有的十分珍貴。 ”保管科科長齊紅告訴記者,在廣泛征集新文物的同時,保管科還配合新館陳列,從館藏文物中篩選出價值較高的文物900多件,並提供其相關信息,為新館陳列做准備。文物入庫后,根據文物材質,進行除塵、除虫、除鏽等日常保養,等待改擴建后再“閃亮登場”。
來源: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