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中國的“現代”不可能從西方“空降”

2015年03月09日08:23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國的“現代”不可能從西方“空降”

  林木

  “美術史界流行一種觀點,即認為中國美術史的研究中國雖然最早(公元847年),但缺乏理論性與系統性,不過是純記錄性的,那根本算不得學術性的美術史研究。而隻有進入西方美術史研究性質,中國才開始有“現代意義”的美術史研究……其實,中國古代美術史是由美術史、著錄、專題史、畫論共同構成的一個獨特而復雜的系統,你不能用其中一部分以偏概全,當然更不能用今天西方美術史為標准來否定中國的美術史。”

  中國在世界各國中,其“文化精英”中憎恨,至少是蔑視自己民族文化的奇怪的人群或許最為龐大。從五四開其端,“文革”造其極。就連現在中國的成就已經讓舉世矚目,但貶低自己的文化,罵自己的國家仍然是一種時髦!最近看到網上流傳一篇文章,光題目就聳人聽聞:《少點中國歷史,多了解世界》。再一看內容,開篇的確來頭就不小:“自從《百家講壇》開壇后,中國歷史和所謂的‘國學’在大眾傳媒和科普領域就成了流行。其實,過於沉迷於中國古代甚至近代歷史中是極其不健康的。中國公眾和領導精英更需要的是理解現代世界的形成,因為不理解現代世界的形成,就無法理解現代中國的形成,也無法理解當下的中國。因此,我們應該少一點中國歷史,多了解世界。”再往下看就愈發奇怪:“古代中國歷史幾乎沒有現代意義”“中國歷史,特別是公元1840年前的歷史,其實是非常乏味的:它只是一個改朝換代的歷史,除了董仲舒和王安石的變法之外,基本沒有根本性的變革。”“太沉迷於中國歷史導致閉目塞聽”“過分‘自戀’不會有真正的國際話語權”等等。最后,文章以“說句大俗話,中國不能還是品著《甄嬛傳》和《武媚娘》來和現代世界相處”結束。此公何許人,來頭還不小,“留美,某大學特聘教授,講席教授,精品課程講授者,博導……”再看其學術經歷中,沒有半點中國文化、中國史研究的經歷,反倒是有在美國留學和研究的經歷,筆者尤其注意到他對社會進化論的興趣。這篇文章公開發表后引起廣泛關注,號稱“刺激”。其實,此人這篇文章遠不及90年前,即1925年魯迅的一小段文字更刺激,當時《京報副刊》在報上征求青年必讀書,魯迅應約講了一段話:“我看中國書時,總覺得就沉靜下去,與實人生離開﹔讀外國書——但除了印度——時,往往就與人生接觸,想做點事。中國書雖有勸人入世的話,也多是僵尸的樂觀﹔外國書即使是頹唐和厭世的,但卻是活人的頹唐和厭世。我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少看中國書,其結果不過不能作文而已。但現在的青年最要緊的是‘行’,不是‘言’。隻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麼大不了的事。”比之這位在中國歷史中隻看到“改朝換代”的“精英”,魯迅看到的更是篇篇都是“吃人”!但兩人有一個重大的不同:魯迅是在救亡圖存的國難時代,雖然偏激,他強調的是“行”﹔而今天這位先生在大國崛起舉世矚目的今天,卻以“現代”為借口要拋棄中國文化,這就不僅可笑而且荒唐了!如果美國人是以美國價值觀和美國文化——且描述為“普世”文化與價值來爭話語權,難道拋棄了中國文化的國人也要以美國文化去爭國人的話語權麼?

  落實到一些具體問題上我們就知道問題有多荒唐。例如中國美術史研究,美術史界流行一種觀點,即認為中國美術史的研究中國雖然最早(公元847年),但缺乏理論性與系統性,不過是純記錄性的,那根本算不得學術性的美術史研究。而隻有進入西方美術史研究性質,中國才開始有“現代意義”的美術史研究。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美術史研究尚在年輕的階段。亦如這位沒研究過中國歷史的教授所斷言“1840年前的中國歷史更是幾乎沒有現代意義”一樣。中國的“現代”好像不是從歷史中生出,而要從西方“空降”一樣。事實上,我們的美術史起源於晚唐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而該畫史開篇第一句“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談的就是觀念。甚至前三章都是與美術史的觀念、標准、風格及材料、收藏、價格、裱褙、押署、寺觀壁畫等等相關的論述和記載,加上后面七章對歷代畫家370余人的詳細記錄,使一千多年后的我們對當時的美術現象可以有一個立體的、具體清晰的、既宏觀又微觀的印象。同時,中國古代對美術的研究又是和古代畫論研究聯系在一起的。例如董其昌的南北宗山水畫流派研究,就與文院之間關於逸品、能品,疏體、密體,水墨、丹青等等觀念、風格直接相關。你說這只是著錄?筆墨何以成為清代乃至今天國畫的主流,還要追到“澄懷味象”,“山水以形媚道”(劉宋),“玄化亡言,神工獨運……運墨而五色具”(唐),這裡可是有哲學!至於對“簡”和“不似”的追求,其中中國文化之深意,與西方“視知覺”的要求也大相徑庭……但這些歷史,又有多少人在深入研究?其實,中國古代美術史是由美術史、著錄、專題史、畫論共同構成的一個獨特而復雜的系統,你不能用其中一部分以偏概全,當然更不能用今天西方美術史為標准來否定中國的美術史。

  中國的文化是個獨立的體系。當用西方文化作尺度時,中國文化什麼都不是,當以錯誤的社會進化論作標准,把西方文化當“現代”時,中國文化更會毫無意義。但所有文化的今天卻隻能由它的昨天走過來,“現代中國的形成”也是從古代的中國走來。當民族虛無了一百年以后,我們不是“沉迷”在中國歷史中多了,不是中國文化懂多了,而是在自己的民族文化面前,相當比例的國人其實就像白痴!世界文化隻能以文化的多樣性讓世界更美麗,決不能以一種文化去統一,況且世界上也根本就沒有一種文化是“普世”文化。如果不懂這個簡單的道理,我們的大學“精英”們實在讓人悲哀,我們的莘莘學子實在讓人擔心。

  (作者為四川大學教授)

(責編:魯婧、赫英海)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