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成功發射拉動航天收藏板塊
“嫦娥三號”成功發射剛好一周,市場上與航天題材相關的郵品、錢幣的關注度再次升溫,行情也略有上揚。但有行家表示,某些被冠以“xx大全套”、“xx系列”的紀念品並非國家權威機構發行,品質、工藝沒有絕對保証且幾乎不具升值潛力,消費者在選購時最好對照官方發行計劃進行甄別。
行情:
航天系郵品多屬短期行情
記者走訪廣州收藏品市場發現,受“嫦娥三號”成功發射的鼓舞,航天題材的郵品、錢幣等成熱門品種。例如2000年發行的《中國“神舟”飛船首飛成功紀念》郵票一套2枚,面值1.6元,目前市價在25元左右﹔2003年的《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特別紀念郵票一套2枚,面值2.8元,前幾年小版張的價格一度上漲到100元左右,后來大幅回落,目前的行情價大約在38元左右,大版的價格則在140元左右。而2007年發行的《中國探月首飛成功紀念》郵票,紀念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升空,當時面值1.2元,目前市價大約在8元。有商家表示,2007年的“中國探月首飛成功金銀紀念幣”售價為4500元,“神五”紀念幣在3000元左右,“神七”紀念幣在4400元左右。“一些航天系郵票,發行方有時會採取‘飢餓營銷方式’,吊起收藏者的胃口,然后再慢慢入市。”錢幣專家嚴先生表示,“航天系”的郵品多為短期行情,投資時須謹慎。
網購謹防臆造品
“在紀念幣方面,2007年央行發行的‘嫦娥一號’紀念幣,近期報價由6萬元上漲到7.6萬元,上漲30%以上,而其當時發行價僅12800元,升值超過5倍。”近日,網上的這則消息引起了收藏者的注意。嚴先生告訴記者,這其實是某些商家打擦邊球,偷換了央行2007年發行的“探月”紀念幣概念。“這些‘草台班子’通常借助一些科技領域的新動態,臆造出一些工藝品蒙人。”
網上航天藏品升值難
早在幾個月前,有商家在網上兜售所謂“中國神舟飛船金銀幣大全套”,號稱含有神舟一號至神舟十號所有品種紀念幣,是澳大利亞珀斯鑄幣局、澳大利亞聯合鑄幣局鑄造發行的法定貨幣。但隨后中國金幣總公司發布消費提示稱,這套產品並非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銷的產品,提醒廣大消費者須認清騙局,避免上當。而今隨著“嫦娥三號”成功發射,這些臆造品又有死灰復燃之勢。
昨日,記者在淘寶上看到有商家在售所謂“玉兔號中國月球車”,“採用航天材料、軍工工藝,全部按1:8鑄造,是航天史上的第一輛珍藏版月球車!”除了誘惑的廣告外,賣家還表示該產品有“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的授權証書和監制証書、防偽收藏証書及金銀鑒定証書”等憑証。嚴先生表示,這些產品同樣不是由央行發行、金幣總公司經銷的,幾乎沒有升值潛力。此類夸大概念、虛假宣傳的產品之所以層出不窮,就是因為有些消費者搞不清官方實際發行計劃,盲目跟風購買。
官方發布風險提示:
勿輕信電話、上門推銷
記者登錄其官網發現,中國金幣總公司近日發布風險提示稱其接到消費者實名舉報,有人假冒“金總”工作人員並私刻公司印章、偽造公司營業執照和會員証明等相關文件,以回購為幌子向消費者推銷書法類收藏品。接到舉報后,公司有關部門對該事件進行調查。調查情況表明,不法分子推銷的收藏品不屬於“金總”經營產品,但冒用“金總”工作人員名義、私刻公司印章、公司文件來進行詐騙,這是嚴重侵犯“金總”和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 “金總”已通知消費者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同時保留追究相關責任人法律責任的權利。
值得提醒的是,中國金幣總公司從未派人上門推銷過任何產品,消費者遇到以中國金幣總公司名義推銷收藏品時或在購買中國金幣產品前,應登錄中國金幣總公司官方網站查詢產品信息,也可撥打中國金幣客服中心電話進行咨詢,不要輕信電話推銷、上門銷售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