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的物件裡還藏著雞骨頭
一個看上去不起眼的土坑裡,卻挖出四件西周時期的精美陶器,其中一件名為“陶鬲”的陶器內,還可以看見保存完好的雞骨頭。記者昨天下午獲悉,這是省文物管理部門在對宿州市蘆城孜遺址進行發掘時出現的一幕。
昨日上午,記者在宿州市埇橋區桃園鎮蘆城孜村東南50米處,澮河北岸的發掘現場看到,此次省文物所專家共進行了兩處發掘,面積達400平方米。據了解,蘆城孜遺址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遺址文化層約3米,時間跨度非常大,最早可追溯到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時期。隨著地層的延續變化,經過商、周、漢、唐直到近現代,是個文化非常豐富的遺址。2009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對該遺址進行大規模搶救性發掘,共發現清理房屋基址10余座,還有灶、水井、窯址、灰坑、墓葬等,出土文物上千件。
記者昨天在現場看到,發掘點內的土層斷面分界明顯,有好幾層。據專家介紹,這些都是不同時期人們留下的印記。在其中一個發掘點,考古人員發現了龍山時期人類的生活遺跡,包括灰坑、陶片等,在另外一處發掘點內除了發現龍山時期人類遺跡外,還發現一座墓葬,出土了一具人骨和四件精美的陶器。
“墓葬裡出土的4件陶器外形非常完整,都是西周時期的黑陶,這在考古發掘中是很罕見的。”宿州市文物所工作人員說,新出土的四件陶器一件為陶豆,形如高腳杯,古人一般用它盛放調料、小菜等物品﹔一件為陶罐,是儲水或存放物品用的﹔一件為陶鬲,三足,裡面有一些雞骨頭,這個在古時候一般是用來盛放禽類或肉類的﹔最為精美的是一件磨光黑陶尊,其形如水缸,但個頭比水缸要小很多,是古人盛放五谷的器具,上面還隱隱泛著黑光。
據省文物所的專家介紹,這次發掘的墓葬,其主人的身份已無法考証,但出土的陶器文物價值非常高。(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