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名遂 繪
“有些地方的文物部門無法正面行使職權,隻能通過群眾舉報的形式向省文物局報告,然后省局再要求建設單位對文物點進行保護。”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南方基建考古區域協作會議上,專家提出的文物主管部門“曲線救國”一說,竟引發與會者的共鳴。
基建考古,即配合城市基礎建設進行的考古挖掘。文博界有不發掘就是最好保護的共識,因此配合基礎建設進行的搶救性考古,成為各級考古機構最主要的任務之一。
A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出的“舉報信”尷尬,幾乎各家都遇過。1998年到去年,N市博物館有兩個基建考古項目入選 “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但該館考古隊依舊感嘆,“大型建設項目干預性大,中小型項目無視法規,造成一些珍貴且不可再生的古代遺存遭到嚴重破壞。”
F省博物館考古研究所透露,目前該地區大部分開發區、城市新區建設都未開展考古調查,“隻有少數開發區遇到第三次文物普查登錄的古文物遺存后,才會由當地文物部門反饋到省文物主管部門進行干預后,開展數量很少的調查發掘。”
近年來,文物古跡保護成了熱門話題,具體到每個考古項目,卻是“撐死有名的,餓死無名的”。與會專家說,“一旦遇有能引起學界和社會轟動的,各級部門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投入大量人財物。整支考古隊無論人員數量構成,還是資金和技術,都是最好最多的。而那些經費少、工期緊、干預多的基建項目在發掘質量上就要粗糙許多。”
錢,也讓基建考古舉步維艱。文物法規定,基建考古經費由建設單位出,錢袋子掌握在建設方手中,與建設單位的經費談判成為各地文物部門普遍遭遇的難題。建設方覺得考古預算過高要求減免,或干脆邊施工邊談判,讓考古隊干著急做不了事。
碰上爽快付錢的建設方,煩惱也並沒有終止。1990年出台的《考古調查、勘探、發掘經費預算定額管理辦法》規定,“按每平方公裡500—1000元編列”。Y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出,國家標准20年沒有漲,建設方堅持用20年前的價格談判,連挖土的技工都招不到,談何好好發掘保護?而且考古經費按規定主要用於勘探,一旦遇到古代遺跡,建設方根本不願支付發掘費用,更不用談后續整理、研究和保護費用。專家呼吁:“文物影響評價機制如果能像環境影響評估擁有一票否決權,文物古跡才算真正安全了。”(記者 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