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億美元的戰后及當代藝術作品在5月中旬的紐約拍賣周上被換手,破紀錄的銷售價格不斷沖擊各大媒體的頭條。
5月15日,佳士得戰后及當代藝術夜場以4.95億美元的成交額,創造了歷史單場最高拍賣紀錄,9件作品的成交價格超過1000萬美元,16位藝術家上拍作品的價格創造了其在拍場上的新紀錄。其中,波洛克創作於1948年的《No.19,1948》以5830萬美元成交,利希騰斯坦1963年創作的《戴花帽子的女人》以5610萬美元成交,巴斯奎特於1982年創作的一幅作品則以4880萬美元成交,這3件作品的價格均為藝術家的最高拍賣成交價。
就在此前,蘇富比的戰后及當代藝術夜場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53件作品共創造了2.93億美元的成交額,連同此前的3個當代藝術專場,紐約蘇富比今年春拍的交易總額達到6.386億美元。
在驚人價格的背后,高價藝術品真的是一項很好的投資嗎?近年來,藝術品連同房地產及其他另類投資呈現出大量的投資機會,但這種投資機會也充滿著風險。隨著價格的超預期增長,我們可以看到,即使一些頂級藝術家的頂級作品也出現了流拍,在今年紐約蘇富比的春拍上,藝術家克萊因、昆斯等人的作品就因為估價過高而慘遭流拍。
“對於有著廣泛市場認知度和市場深度的頂級藝術家的一流作品的追逐,從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藝術品市場的狹隘。”
根據最新發布的梅摩指數,5月中旬的這兩場戰后和當代藝術夜場拍賣的重復交易紀錄(對於那些之前在拍賣上出現過的作品)平均的年化收益率為10.4%,這樣的表現確實很強健。但是梅摩指數在其收益的計算當中並沒有考慮到買賣雙方的各種成本。
此外,梅摩指數的重復銷售數據顯示,即使是在一小部分頂級藝術家的作品中,回報率最高的作品和回報率最低的作品之間也差距巨大。其中損失最大的一件作品是裡希特的《無題(20.5.08)》,這件作品在去年6月的拍場上以高於最高估價2倍的14.2萬美元成交,在這次佳士得戰后及當代藝術的日場拍場上,卻僅賣出了9.9萬美元。
在今年的紐約春拍上,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作品是一件亞歷山大·卡爾德的紙上作品《昂蒂布海角》。其在2011年9月秋拍上的成交價為5.3萬美元。而在本次佳士得的拍賣中這件作品賣出了11.1萬美元,遠高於其最高估價,年化收益率達到64%。
《昂蒂布海角》兩次交易均以高出最高估價2倍的價格成交實屬罕見。一般來說,買家付出的價格高於最高估價越多,其所獲得的收益通常越低。如果一件作品價格超過1500萬美元,且成交價高於最高估價,其在未來的交易中所獲得的收益將不會太高,因為隻有很少的藏家能夠負擔起這麼貴的作品。此外,根據梅摩指數,價格超過100萬美元的作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7.1%,而成交價低於100萬美元的作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0.9%,這同樣說明,頂級藝術家的頂級作品的市場表現低於平均水平,因此,那些在蘇富比和佳士得的拍賣上付出超過100萬美元的買家,很可能隻能獲得一個不算太高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