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不能沒有道德操守--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新評彈·關注文化失范現象②)

文化不能沒有道德操守

陳  原

2013年06月13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道德底線是近些年使用頻率最高的道德詞匯,而文化的道德底線近來又一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拍賣錢鐘書、楊絳夫婦私人信札一事引起社會的強烈關注,人們不斷發問拍賣的底線究竟在哪裡﹔歷史題材的電視劇由於失去底線,胡編亂造竟成時尚,引起輿論和觀眾的激烈抨擊﹔娛樂節目在競爭的壓力下,為博取收視率,花樣日趨翻新,也引發網民和觀眾的討論,被追問娛樂的底線是什麼。其實,近期發生的這些問題由來已久,比如拍賣場這一眼下最紅火最受人關注的場地,早就因為贗品、操盤等幕后交易而飽受指責,而一些屬於友誼贈送的作品也被送拍賺錢,更令不少書畫家一直在質問一些受贈者的操守何在。

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日益細化,隨著執法環境的不斷改善,法律問題在文化活動中已經變得日漸清晰,易於分辨,但道德底線卻是一個難以鮮明界定的問題。我們經常遇見的狀況是,在大家紛紛呼吁底線的同時,卻沒有明確表明底線的具體位置處在哪裡﹔而且,這個底線問題剛剛被指出,另一個底線問題又冒了出來。於是,盡管拍賣錢鐘書、楊絳夫婦私人信札被制止,但下一個有違良知的拍賣行為經過改頭換面后,興許還會很快冒出來﹔雖然抗戰“神劇”受到抨擊,但其他歷史題材難保不會也遭遇被“娛樂”的命運。

道德底線,一方面來自傳統道德在人們心底的積澱,這是家庭、學校、社會長期培育的結果﹔另一方面則來自現實環境的容忍程度,也就是說,現實生活中的所言所行,哪些可以被周圍接受,哪些不被周圍接受。但是,這兩個方面都帶有不確定性和伸縮性。傳統道德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始終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尤其在社會轉型期,常常處於被討論的位置﹔而現實社會的容忍程度,在當今時代,更需要思索和爭辯。因此,什麼才是今天社會的道德底線,對文化而言,每個領域所反映的道德底線又該如何准確把握,不能不需要一個明白的答案。

其實,把握道德底線最大的難度還在於底線是一種處於人們心理的東西,更多的屬於精神層面,看不見,摸不著,在各種文化場合,道德底線所表現出來的現象也不一樣,以致有很多人連自己也不清楚,也有很多人甚至在道德中根本沒有底線。所以,首先要樹立文化的道德底線意識,有了道德底線,才能在文化創作中將超越底線的行為壓縮到最小程度。

如今的道德底線,第一來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是每個中國人,尤其是文化從業者都必須遵從的﹔第二講尊重,尊重歷史、尊重生命、尊重社會,這是現實對文化創造的容忍度,踐踏歷史、無視生命、輕蔑社會,就破壞了底線,自然也會受到輿論的譴責、社會的批判。

可以說,道德底線,是文化創造健康發展的可靠保証。

(責編:魯婧、赫英海)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