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拆古鎮、城市毀故居:文化遺產毀壞何時休?--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農村拆古鎮、城市毀故居:文化遺產毀壞何時休?

2013年06月08日08:5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今年6月8日是我國第8個文化遺產日。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快,我國文化遺產保護正遭受嚴峻考驗,“農村拆古”“城市毀故居”成為一些地方的真實寫照。文化遺產緣何頻遭破壞?文化遺產保護與社會發展能否兼得“魚與熊掌”?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拆了真文物 造了假古董

眼下,山東濟南正在重建此前被拆除的老火車站。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登上過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學校建筑類教科書,1912年建成,1992年被拆除。2012年,濟南市正式確認重建濟南老火車站。

不僅是濟南老火車站,近年來在城鎮化、工業化大潮中,不少文化遺產遭到破壞。今年年初,住建部與國家文物局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檢查中發現,湖南岳陽等8個城市因保護不力,致歷史文化遺存遭到破壞,歷史文化名城價值受到嚴重影響。

還有一些地方興起了“古鎮古城重建風”。據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吳必虎統計,我國有30多個城市正在或謀劃進行古鎮、古城修復或重建。近年來,古城修復常常引起爭議,往往是“拆了真文物,造了假古董”。

此外,對於名人故居保護不力也備受詬病。2012年,梁林故居被“維修性拆除”,蔣介石行營被“保護性拆除”,還有魯迅故居、聶耳故居、傅雷故居、章士釗故居等不少名人故居被拆、被佔、被賣,折射出名人故居保護不容樂觀的現狀。

根據最近一次的全國文物普查結果,我國已登記不可移動文物共766722處,其中,17.77%的保存狀況較差,8.43%的保存狀況差,約4.4萬處不可移動文物已消失。

文化遺產為何頻遭破壞?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文化遺產頻遭破壞,往往是“利”字當頭、“利”字驅使。此外,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處罰力度偏弱等問題也加劇了文化遺產保護不力。

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等多位專家告訴記者,一些地方打著“開發保護”“發展旅游”的旗號,在古遺址上建起房地產,古建筑裡開起大飯店,說到底就是為了賺錢。

我國保護文化遺產的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現在的城市建設過程中,一些‘沒有名分’的文化遺產成為保護工作的盲點。”山東建筑大學副校長劉甦告訴記者,“沒有名分”是指沒有列入保護范圍的文化遺產,它們大多不受《文物保護法》或相關法規保護,損毀這類文物不需承擔嚴重的法律責任,因此這類文物非常容易在城市建設中消失。

此外,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過小、執法弱勢等也成為文化遺產保護不力的重要原因。比如,今年1月至3月底,在南京一處房地產項目中,先后有6座六朝古墓被施工破壞,依據相關法規僅能“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處罰金額明顯起不到震懾和懲戒作用。

還有在鎮江13座宋元糧倉遺址被毀事件中,國家文物局曾多次發函或下派專家組,對千年糧倉提出保護意見,江蘇省文物局也召開專門會議,明確要將糧倉、橋、驛站、衙署等建筑遺跡整體保護。然而,一道道“保護令”下,房地產開發商反而加緊施工,還未開盤已有上千人登記購買。

保護與發展如何兼得“魚與熊掌”?

不少專家告訴記者,文化遺產不僅是聯系過去與未來的紐帶,也是我們未來創新型社會的“基因”。因此,在城鎮化、工業化過程中,必須要保護好文化遺產。

“相比於商業氣息濃郁的鳳凰、麗江,平遙古城自1997年成功申遺10多年來,城內仍保留了約3?5的原居民和外來經營者在古城內和諧共處。”劉甦告訴記者,一味“破舊立新”隻會重走“破壞性開發”的老路,在城鎮化、工業化的過程中需要更加重視文化遺產保護。隻要措施得當,魚與熊掌完全可以兼得。

當務之急是,對文物、珍貴歷史遺跡等文化遺產摸清家底,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並加大對破壞文物行為的處罰力度。“哪些是文化遺產,哪些不是文化遺產,需要及時明確、核查和增補。”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馬廣海認為,應定期核查和補充各級保護名錄以及名錄內遺跡的保護情況,並及時公布,讓公眾共同監督。

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則認為,我國不少法律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亟須完善。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距離上次修訂已近10年,最高限額50萬元的行政處罰實在已微不足道。

“當前應對文化遺產破壞者出台有效制約措施,對管理部門需要明確保護措施及責任部門,並對監管不力者進行問責。”楊朝明說。 (記者葉婧、潘林青)

(責編:魯婧、張卉)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