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米長卷《離騷》將展出 用圖畫象形字繪成--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151米長卷《離騷》將展出 用圖畫象形字繪成

2013年06月07日08:20    來源:長沙晚報    手機看新聞

  衛順德在潛心研究創作原生態漢字書法《離騷》作品。  劉炬 攝

  (記者 劉炬)今年端午節,對於83歲的湘鋼退休干部老人衛順德來說,將顯得特別有意義。在本報記者的牽線搭橋下,衛老用中國圖畫象形文字創作的長151米、重25公斤的書法長卷《離騷》,將在今年岳陽國際龍舟節上進行專題展出。

  屈原的《離騷》全文兩千五百多字,之所以被衛順德寫成了書法長篇巨制,是因為採用的文字大有講究。這是比甲骨文還要古老的原生態漢字——圖畫象形文字。衛老創作的第一稿《離騷》書法,時間用了一年左右,長度曾達到213米。

  退休后,衛順德開始深入研究上古文字,尤其是漢字的起源。數十年來,衛順德花在上古文字研究方面的費用,累計有20余萬元,總結出“字源於畫”、“書畫同源”的圖畫象形字理論。2008年,他在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第一部“解碼字源於畫”的專著《漢字原生態書法》。2012年,第二部專著《圖畫象形字藝術》又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核心在於對禹王碑上蝌蚪文的獨家破解,確定了知識產權。衛老這兩部探詢漢字起源的專著,先后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英國國家圖書館收藏。

  衛順德決定採用自己所推演的圖畫象形字書寫《離騷》紀念屈原。為了抓緊時間,衛老平均每天要工作十五六個小時,早晨四五點鐘起床,常常要到深夜才休息。依照《離騷》繁體版本,琢磨字的來源和造型,思考採用圖畫象形字應當怎樣表現,兼顧義釋和美學因素,力求對每一個字都要追根溯源、返璞歸真,盡可能展現《離騷》的本來面目,終於趕在今年4月完成正稿。

(責編:孫石磊、赫英海)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