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窯一寶:元青花釉裡紅貼花開光花卉紋蓋罐--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策劃>>國寶華光

千窯一寶:元青花釉裡紅貼花開光花卉紋蓋罐

2013年06月06日17: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青花瓷出現於唐代,釉裡紅則是元代的新品種。以氧化鈷和氧化銅在白色瓷坯上繪彩,施高溫釉后在窯爐中以約1200℃的還原焰燒造而成,表面呈現藍、白、紅相間的花紋的瓷器,就是青花釉裡紅瓷器。這一新的釉下彩品種的出現,是元代瓷器生產技術進步的重要標志。

  1964年,在河北保定永華南路元代窖藏中,出土了一對青花釉裡紅貼花開光花卉紋蓋罐(見上圖)。蓋罐直口,短頸,溜肩,上腹較鼓,下腹漸收至底,寬圈足,底足露胎,伴有粘砂、鐵質斑點和釉斑,胎釉結合處有火石紅。該罐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釉層凝厚,釉面光潤透亮,雖然胎質堅硬,但不夠細膩,胎色不甚潔白。

  這件蓋罐具有元青花瓷器紋樣多層裝飾帶布局設計的典型特征。它通體所繪青花紋飾,紋飾內容豐富,層次分明,主題突出,頸部繪青花纏枝菊花紋,肩部飾卷草紋和大朵如意雲紋,雲頭內採用藍地白花裝飾技法繪水波蓮花,如意雲頭之間點綴折枝花卉紋。腹部主題紋飾為四組菱花形開光(見圖②),開光以雙重串珠堆貼而成,開光內模貼四季花卉和山石,枝葉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裡紅涂繪,花卉間雜有濃淡不一的綠色斑點,紅、藍、綠交相輝映,具有極強的裝飾效果。下腹飾卷草紋和變形蓮瓣紋。罐附覆盆形蓋,蓋頂置蹲獅鈕(見圖①),蓋面繪青花蓮瓣紋、卷草紋和回紋。青花呈色濃艷,聚釉處有黑褐色斑點,系用進口的蘇麻離青鈷料繪彩燒制所致。

  青花釉裡紅瓷器是景德鎮窯在元代創燒的新品種,青花和釉裡紅對窯爐的燒制溫度和氣氛要求不完全一致,釉裡紅的燒制要求很高,呈色劑氧化銅對燒制溫度非常敏感,溫度低了顏色發黑,溫度高了就會暈散甚至揮發,失去顏色,而且需要在較強的氧化氣氛中燒成,如果窯爐氣氛控制不好,氧化銅就會燒成綠色。所以,此罐將青花和釉裡紅集於一器燒制而成,且使青花和釉裡紅的發色都達到如此完美,實屬不易。目前所知,青花釉裡紅貼花開光花卉紋蓋罐同類器物全世界僅存3件,彌足珍貴。

  關於元青花的存世數量,一直是陶瓷學術界和收藏界爭論不休的話題。根據考古發掘資料、海內外博物館收藏情況等來看,存世數量不多。元青花的對外貿易性質,元代宮廷皇室和上層貴族使用器皿以金、銀器和白瓷為主,以及元青花瓷器燒制時間短暫等都是其存世量少的直接原因。

  相對於青花而言,元代青花釉裡紅的制作更少,存世就更為罕見。特別是這件蓋罐還採用模印貼花的復雜工藝,造型厚重典雅,氣勢宏大﹔裝飾技法多樣,紋樣繁縟精美,色彩藍艷含蓄,彩裝飾和胎裝飾技法得到完美的結合,青花和釉裡紅集於一器,白地藍花與藍地白花相映成趣﹔罐腹部開光紋飾採用貼花技法,使器物的平面裝飾又增添了幾分鏤雕藝術的立體效果,這種集多種裝飾手法於一器的工藝特征,在珍貴的元代青花瓷中也極為少見,當為國之瑰寶。

  (配圖由河北省文物保護中心提供)

(責編:張卉、董子龍)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