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更好地把握中國當代藝術的內在本質,進一步認清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規律,有效推動其健康發展和持續繁榮,日前,由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主辦、《美術》雜志和《美術觀察》雜志協辦、中國文化報社支持、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承辦的“時代與使命”——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劉大為,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吳為山,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呂品田,藝術理論家賈方舟,中國文化報社副總編輯徐漣,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丁寧,深圳雕塑院院長孫振華,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方李莉,《美術》雜志執行主編尚輝等20余位專家學者與會。會議圍繞中國當代藝術的精神本質、中國當代藝術的基本特征、中國當代藝術的價值傾向、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經驗、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機遇、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使命、中國當代藝術的現實境遇、中國當代藝術的語言特征、國際視野中的中國當代藝術、中國當代藝術的未來趨勢十個主題展開討論。本報選編本次研討會部分專家發言,以饗讀者。
所謂的“當代藝術”,欲將其深入討論,就必須明確其所指,因這一詞匯在所指范圍上具有廣、狹兩層含義,而代表這兩個層面的語境是不同的。
798、宋庄、國際上各種雙年展所呈現出的那種藝術形式、藝術理念及藝術語言,包括其背后的一整套操作系統及與其相輔相成的所謂藝術界,對“當代藝術”的解讀可以代表世界上的主流認識。但在我們中國人看來,這恰恰是比較狹隘層面上對當代藝術的理解。
當今中國各種藝術形式百花齊放,因此基於中國特色、站在中國自身立場之上對當代藝術的解釋,理應將我國蓬勃發展的各種藝術形式囊括於當代藝術的含義之中。這是我理解的這一詞匯的廣義范圍。但這種解讀還需要我們中國學者做出自己的論証,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及現實進行闡述,即所謂本土性論証、自主性論証或自主性闡釋。由此可見,為使研討會更為深入、更具學術性,在運用一些基本概念時,均有必要加以厘清。同時更為重要的是需要立足於中國現狀,以中國人的立場進行自主性的論証。
另外,對“多元並存”這一概念也有兩種不同的理解,其中很流行的一種就是以西方為中心,環繞多元化的外圍元素。這種西方中心式的並存是國際上對“多元並存”較為通行的解釋。但如果站在中國立場上去看待這一理念,就可以不以西方為中心,甚至反過來以我國國內主旋律為中心去闡述“多元並存”。
所以說,像上述“當代藝術”或“多元並存”這樣一些概念,如欲在理論層面對其進行深入探究,那麼不同討論者在基礎概念的理解上就必須具有一定的共識。如此討論就會較為清晰,逐層深入。否則就會各說各話,無所交集。這就需要參與者不斷努力加強自身邏輯的嚴謹性、推理的嚴密性、研討的學術性。如此才可推進相關研討、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化,真正在理論層面上構建起中國當代藝術的基礎理論及闡釋語言。當然,這必定會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