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考古專家在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地下挖出戰國時深埋地下大量銅器、陶器、銅礦渣等器物。本次考古發掘是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滇文化起源考古”課題的重要選項,填補了滇北地區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的空白。
東川是著名的銅都,銅礦的開採和冶煉有悠久歷史。遺址中發現大量銅塊和銅煉渣,表明附近可能有煉銅的遺跡,該遺址極有可能是與冶銅有關的一個聚落。本次發掘表明,至少在戰國以前,這個地方就已經在開採和利用礦產資源了。
據專家介紹,此次考古實際發掘面積300余平方米,共清理房屋14座、灰坑48個。在房屋的居住面上發現有雙孔石刀(或稱石鐮)、銅針、銅魚鉤、銅錐和銅刀等。房屋的周邊有灰坑分布,灰坑多為橢圓形或者不規則形,個別灰坑建造十分規整,在灰坑中發現有碳化稻等糧食遺存,懷疑這類灰坑可能是專門儲藏糧食的地窖,個別灰坑中發現有大量銅渣,應該是當時煉銅的遺留。“初步可以認定,銅礦石銅礦渣,水稻小麥種子,圓形建筑遺址,在雲南均為首次發現,時代早於戰國時期,但絕對年代有待於進一步的測年分析。”本次發掘考古隊隊長、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蔣志龍表示。(張文凌)
(責編:赫英海、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