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畫家長壽的秘訣 長壽畫家以畫為樂--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揭秘中國畫家長壽的秘訣 長壽畫家以畫為樂

2013年05月29日08:28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黃公望《丹崖雲樹圖》

  黃公望《丹崖雲樹圖》

米友仁《遠岫晴雲圖》

  米友仁《遠岫晴雲圖》

董其昌《高逸圖》

  董其昌《高逸圖》

  為何自古畫家多高壽?現代人通常這樣解釋:繪畫是一種腦力和體力相結合的勞動,如打太極拳一樣,能夠平衡神經系統,鍛煉肌肉和關節,調整內臟功能,從而延緩衰老的過程。然而,畫家中有長壽也有短壽,個中原因何在?明代畫家董其昌一語道出了其中的奧秘,下面且看董其昌是怎樣說的。

  文/ 鐘葵

  中國畫家長壽奧秘

  明代畫家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黃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顏,米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無疾而逝,蓋畫中煙雲供養也。”

  黃大痴即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米友仁是宋代書畫家米芾之子。米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后來遷徙到襄陽。號“鹿門居士”,自稱“襄陽漫士”、“海岳外史”等,人稱米南宮,宋徽宗宣和年間入朝為書畫博士。他天資高邁,風神散朗,有潔癖,常穿唐代衣裳﹔舉止癲狂,不隨世俯仰,所與游皆當時名士﹔工書畫,自成一家,精於鑒賞﹔他目空古今,呵祖罵佛,十分自負,嘗稱:“李伯時(李公麟)病右手后,余始作畫,李師吳道玄(吳道子),終不能去其習,余當不使一筆入吳生。”又說生平作畫不過三尺,無一筆李成關仝俗氣。

  “米氏雲山”別具一格

  米芾一生足跡遍及湘、桂、江、浙,他不喜歡畫北方的崇山峻嶺,卻對風景明秀的江南山水情有獨鐘。后世評論家稱:“元章所作山水,其源出董源,天真發露,怪怪奇奇,枯木鬆石,時出新意。”米芾作畫的“新意”是用大小錯落的橫點畫出山的形狀,上密下疏,上濃下淡,點與點之間自然隨意地留出空隙,筆筆可見。雲氣以淡墨空勾並渲染,樹枝多以濃墨簡潔勾出,信筆為之,不取工細,煙雲掩映,山腳坡岸以淡墨臥筆橫掃。這種畫法是米芾的獨創,后人稱之為“米氏雲山”。

  米芾的“米氏雲山”是受唐代王洽潑墨法啟發而發明的,而王洽的潑墨法又是王維破墨法的繼承與創新。所以董其昌說:“唐人繪畫,至宋乃暢,至米又一變耳。”

  米友仁字元暉,人稱“小米”,因生肖屬虎,故被稱作“虎兒”。他頗有父風,作山水畫“點滴草草而成,不失天真”,自稱作畫為“墨戲”。所謂“墨戲”,即寫意畫,隨興成畫。所以,“墨戲”是畫家以一種無牽無挂、自由自在的創作狀態隨興畫出的作品,難怪米友仁認為文人畫只是“寄心游興”的筆墨游戲而已。

  雖然自稱“唯以雲山為墨戲”,但米友仁對自己的繪畫成就頗為自負,他說:“余墨戲氣韻不凡,他日未易量也。”事實上,米氏父子的“米氏雲山”確實豐富了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方式,是繪畫語言的一大創新。董其昌說:“詩至少陵(杜甫),書至魯公(顏真卿),畫至二米,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米友仁生於1086年,卒於1165年,年至八十,無疾而終,是宋代畫壇著名的長壽翁。

  黃公望“得於心形於筆”

  董其昌提到的另一名畫壇長壽翁黃公望是元四家之一。本姓陸,名堅,后過繼永嘉黃氏為義子,因改姓名,字子久,號一峰,后入全真教,又叫“大痴道人”等。因其《山居圖》自題落款為“大痴道人平陽黃公望”,故一說為浙江平陽人。曾做過小吏,因受牽連入獄,出獄后隱居江湖,入全真教。嘗居富春山,領略江嵐之秀,后遷居常熟,閱盡虞山朝暮之變。后人評價他作畫“得於心,形於筆,故所作千丘萬壑,重巒疊嶂,筆勢雄偉,愈出愈奇,不愧為元四家之領袖”。

  黃公望和米友仁為何高壽?董其昌解釋說:“畫之道,所謂宇宙在乎手者,眼前無非生機,故其人往往多壽。至如刻畫細謹,為造物役者,乃能損壽,蓋無生機也。黃子久、沈石田、文徵仲,皆大耋。仇英短命,趙吳興止六十余。仇與趙,品格雖不同,皆習者之流,非以畫為寄以畫為樂者也。寄樂於畫,自黃公望始開此門庭耳。”

  董其昌的觀點是,大自然生機勃勃,畫家要畫出大自然的生機,才能益壽延年。如果只是模仿自然,“刻畫細謹”,表現不出大自然的生機,便會損壽。沈石田即沈周,明代畫家,號“石田翁”,世稱石田先生,其畫“總攬唐宋之精微,於北苑(董源)尤有心印”。文徵仲即文徵明,號“衡山居士”,所作山水畫氣韻溫雅,得沈周真傳。沈周和文徵明二人皆長壽,文徵明更壽至九十。趙吳興即元代畫家趙孟頫,仇英是明代畫家,仇英活了五十多歲,趙孟頫壽不足七十,董其昌認為他們是“習者之流”,即為“刻畫細謹”一派,他們作畫隻顧精心描繪,極耗精神,所以損壽。

  長壽畫家以畫為樂

  其實,“氣韻生動”是南朝畫家謝赫提出的“六法”的第一條,所謂“氣韻”,按清代畫家唐岱的說法,就是“天地間之生氣,凡物無氣不生”,繪畫作品能達到“氣韻生動”的境界,即表明作者對天地間的生氣心領神會並形諸筆端,而本人也受生氣之滋養,故能長壽,難怪董其昌說米友仁長壽乃得益於“畫中煙雲之供養”。

  如何才能表現出大自然的生機?董其昌認為,首先是創作態度上要寄興於畫,以畫為樂。他說黃公望“始開此門庭”,其實不然,自唐代王維開始,不少畫家已以作畫為樂,董源、巨然是這樣,米友仁是這樣,與黃公望同時的倪瓚、王蒙、吳鎮也是這樣。董巨的年齡已不可考,倪、王、吳皆年逾古稀。至於董其昌本人,一生以繪畫為樂,也活了八十多歲。他平生愛作“墨戲”,清代畫家王時敏稱他的“墨戲”煙雲滅沒,筆墨淋漓,與米氏父子相伯仲。

  氣韻生動源於筆墨

  從繪畫技法上講,唐岱認為氣韻由筆墨而生,“或取圓渾而雄壯者,或取順快而流暢者,用筆不痴不弱,是得筆之氣也。用墨要濃淡相宜,干濕得當,不滯不枯,使石上蒼潤之氣欲吐,是得墨之氣也。不知此法,淡雅則枯澀,老健則重濁,細巧則怯矣。此皆不得氣韻之病也。氣韻與格法相合,格法熟則氣韻全。”

(責編:孫石磊、赫英海)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