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因雨水侵蝕而“受傷”的九層樓,敦煌莫高窟96窟內的第一大佛已暫停對外開放。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標志性建筑,記者看到,昔日巍峨壯觀的九層樓已被外圍搭起的腳手架和防護網所包圍,隻有高聳的頂端露在外面,保護人員正在對木構窟檐建筑病害等做進一步“診斷”,以實施科學維修加固。
記者從敦煌研究院了解到,莫高窟第一大佛高35.5米,位於96窟內,為唐代武周証聖元年(695年)由禪師靈隱和居士陰祖所建,大佛是佛國三世中的“未來佛”彌勒佛。
據史料及考古發掘資料記載,莫高窟第一大佛初修成時,建有四級窟前殿堂,后經唐、宋、清、民國等多次重修,增建為九層。1986年,第八層橫梁斷裂,進行了重修。近年來,敦煌地區夏季發生多次強降雨,莫高窟九層樓建筑受雨水侵蝕嚴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漏雨及牆皮脫落、坍塌等問題。
為保護九層樓及96窟內的第一大佛,敦煌研究院在全面調查后,決定對莫高窟九層樓實施修復加固工程,整個工程計劃於2013年11月底完工,施工期間,96窟及第一大佛暫不對外開放。(記者王艷明)(記者王艷明)
(責編:孫石磊、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