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翻閱畫冊所附畫家簡歷,會發現很多畫家熱衷於在藝術機構、協會中挂頭銜,並且列舉很多出處不明的獎項,還有人自詡為“著名大師”,或者稱被某些機構授予“大師”稱號。而在沉甸甸的畫冊與響當當的名頭之后,藝術作品本身卻顯得黯然失色。
“大師”名號泛濫
名目繁多的書畫比賽、眼花繚亂的藝術品拍賣、層出不窮的展覽評獎,從不同渠道,以諸多方式,向藝術市場源源不斷釋放大量作品,也造就了一批批所謂的“大師”。一位藝評人在微博寫道:“假若在一個藝術場合沒遇到位‘大師’,倒還真稀罕了。”
在江南某市,今年年初就因為一次工藝美術大師的遴選引發爭議。一位業內人士對媒體說,評選亂套了,一些同行為了評選,即便不是傾家蕩產、孤注一擲,至少也是不惜血本、代價高昂。
對於“大師”滿天飛的亂象,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認為,大師是站立於今古交接點的文化坐標,大師學養深厚、創造力強、成就卓越、影響廣泛,大師的頭銜不能亂套,它不像“工藝美術大師”稱號是一種職稱評定,也不能像“氣功大師”一樣淪為江湖稱謂。
其實,“大師”泛濫,也“賤賣”了大師之名。北京琉璃廠一個畫店負責人對記者說,10多年前沒幾個畫家書法家被稱為大師。如今不同了,大師多了去了,可正是因為如此,許多買家倒反感了大師的稱謂。
“大師”背后的利益
為什麼這麼多人對“大師”稱號趨之若??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曹意強教授分析說,是藝術標准之外的價值評判在推波助瀾。由於藝術品價值判斷缺乏統一標准,很多藝術品購買者和收藏者缺少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判斷能力,這樣,創作者的名頭甚至官位就成為其作品價值的標簽。在火熱的藝術市場,“大師”的名頭不管有沒有體現藝術水准,都與藝術作品的價格直接相關。
比如在某市,目前形成了一種以大師稱號、職稱為定價核心要素的畸形價格評定體系。一位藏家說,從地方級大師到國家級大師,不同機構協會評選的各類“大師”稱號就有將近20種。市場上工藝作品的標價同大師的“級別”關系很大,同一件作品,從省高工到省級大師,價格可以翻一倍,如果再成為國家級大師,至少再翻一倍。
在利益驅動下,一些創作者的追求跑偏,他們不是扎扎實實創作、潛心修煉、靜心研究,而是追名逐利,用盡心思堆積浮名虛銜,以抬高身價,至於作品的品質、藝術的水准,都成了次要的追求。不久前,西部某省的書法家協會出現了有30多位主席、副主席的情況。據知情者說,協會裡老的不願意退出,新的硬要進來,“實在擺不平,隻好安排個大班子。”
很多大師的名號,是利益驅動下官商運作的結果。一位青年書法家說:“文化亂象的根源是利益驅動、利欲熏心,甚至牽扯到一些腐敗行為。有的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力把資質平平的文化工作者捧成‘大師’,‘大師’有身價了,創作的作品成‘珍品’了,‘大師’得利,一些官員拿這些‘大師’作品送禮,也得利,雙方就結成了利益共同體。這種做法古已有之,被稱為‘雅賄’。”
“大師”唯一標准在藝術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馬書林說,真正的大師應該在美術史上產生重大影響,是開宗立派的人物,也許在當下充滿爭議,但他引領潮流,能經得住時間檢驗和淘洗,最終成為在后世具有巨大影響力的藝術家。馬書林介紹說,中國美術館對自辦展覽中使用大師這個稱謂十分慎重,申辦的展覽有專門的專家委員會進行評審,扣多少頂“大師”的帽子都沒有用,最終判斷標准是作品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綜合評定。
讓“大師”返璞歸真,也是藝術品市場和藝術業態回歸常態的過程。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畫家馮遠對記者說,大師稱謂有的是“時名”,有的是“史名”。藝術界需要大師、期待大師,但大師要由后人來評,而不是由當代人說。藝術工作者克服功利思想,潛心創作,祛除浮躁,才會有藝術進步,藝術生態才是成熟健康的。
以此而言,真正的大師往往是虛懷若谷的。如已故漫畫家華君武先生所言:“用了幽默大師(稱呼我),就有點不幽默了。大師不是帽子,不是議價,不是奉承,大師是很少的,甚至現在還沒有出現。可惜在我們社會上已經不值錢了,隨便就可以給別人以大師美稱。”
吳為山說,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時代都是其中一段,隻有在縱橫交錯的比較中,才能甄別誰是大師。且把話語權留給歷史,留給時間,因為藝術的真正價值終究會超越一切非藝術的因素,輝耀時空。(記者 張玉梅 蔣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