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長青不老鬆》據稱是黎雄才1984年創作的,近日以8960萬元成交。
關山月《觀瀑圖》139×69.5cm 2010年拍賣成交價1,344,000元
賴少其《黃山可摩天》67×35cm 2011年拍賣成交價414,400元
一幅據稱是黎雄才的作品《長青不老鬆》拍出8960萬天價
日前,在北京榮寶迎春拍賣會上,一幅《長青不老鬆》以8960萬落槌,超過估價10倍。據稱,這張畫作是嶺南畫派大師黎雄才1984年創作的,這一成交價創下了黎雄才甚至嶺南畫派歷年來的拍賣最高紀錄。於是,有人斷言:長期沉潛的嶺南畫派即將迎來自己在藝術品市場中的“春天”了。對於這一說法,嶺南的畫家、評論家及收藏家各抒己見,暢談了自己的看法。
正方
中國美協副主席、廣東省美協主席許欽鬆:嶺南畫派畫作正逐漸走出價格“窪地”
我沒有看過原作,只是從媒體上了解到了這件作品的相關情況。我認為它不算是黎雄才的精品力作,但是拍出這樣的價格有偶然性,也有一定必然性,因為嶺南畫派書畫價格接下來持續走高是沒有任何疑問的——我相信不用十年,無論是早期嶺南畫派的大家,還是我們這一代嶺南畫派的新生力量的價位,最終都會和其他畫派同等級別的畫家們站在同一水平線上。
長期以來,嶺南畫派不被重視,市場價格也一直處於低谷,是有客觀原因的。
晚清之后,以“四王”(王時敏、王鑒、王?和王原祁)為代表的“陳陳相因”是中國畫壇的主流,而嶺南畫派的先驅們提出了一種“折衷中西、融合古今”全新的創作思想,關注現實,注重寫生,改變了晚清陳舊的中國畫格局,引領了潮流,影響力遍布全國和海內外。但是,嶺南畫派提倡的口號逐漸變成了普遍真理,它自身的個性也變成了共性,逐漸被湮沒在了潮流之中。而到了近一二十年,業內又重新重視傳統文化,江浙一帶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畫家備受關注,而一直以主張創新和開放的嶺南畫派,又沒有趕上這波回歸傳統的潮流,繼續遭受冷落,直至被邊緣化了。為什麼呢?長期以來,學術圈內外“貶低”嶺南畫派的諸多理由,其實很多是誤讀。比如,一看到“甜俗”之作,就說是嶺南畫派——其實不是﹔還有說嶺南畫派的筆墨功夫不行。
其實,嶺南畫派無論是從技法還是內容上,都把中國畫表達的領域大大拓寬了。就我的了解和體驗,嶺南畫派的畫家對中原文化,因距離的問題反而產生了一種敬仰和重視,一直都非常重視對傳統的學習。而我目前也非常重視唐宋的繪畫作品。
這幾年,隨著我們廣東美術界對嶺南畫派的不斷宣傳,也隨著學界對嶺南畫派的歷史地位、藝術價值的不斷深入研究,嶺南畫派的價值才逐漸被重新認識,正在將嶺南畫派重塑為中國畫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畫派——這個觀點正在被越來越廣泛的接受。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其他畫派早就經過前一輪的市場競爭,進入到一個比較高價位的平穩階段,隻有嶺南畫派,因為早期被低估,目前的價位形成一個“窪地”,以至於吸引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向這個版塊,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華藝國際拍賣董事、副總裁王野夫:巨大獲利空間會引起全國性追逐
華藝國際已經做了十多年的嶺南畫派專場,開始時雖然成交額、成交率都非常低,但一直保持著向上發展的態勢,即別的版塊翻番往上漲的時候,嶺南畫派的表現很冷靜﹔別的版塊蹭蹭往下掉的時候,嶺南畫派也比較穩。這反映出嶺南畫派在市場中表現穩健,基本上沒有炒作。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10年前,一張齊白石的作品值幾十萬元的時候,關山月、黎雄才的作品也能賣個十來萬元﹔現在,普普通通一張齊白石作品能拍到上千萬,關、黎大都還是隻有幾百萬元。可見,嶺南畫派畫家的作品雖然一直在增長,但和其他畫派的畫家比,中間的差距是越來越大了。
關山月、黎雄才都是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嶺南畫派又是中國畫歷史上無法抹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想不出他們被如此低估的理由,只是因為一些客觀原因——比如說偏居嶺南,不受關注,才導致了這個“窪地”的存在。我相信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對這個“窪地”的追逐將是全國性的,因為這裡面有很大的獲利空間。
但同時,我又認為,嶺南畫派真正意義上的崛起,最終不能依靠這種投機的心理,而是得靠廣東藏家的覺醒,畢竟是在這個區域生長出來的作品,更契合的是這個區域的人的審美和價值觀。
目前,嶺南畫派這個版塊除了金字塔尖上的幾位代表性的人物外,中間層的(包括基礎部分的藝術家的作品)都沒有架構起來。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大的寶藏,因為很多畫家——包括許多過世的老先生,因為歷史的原因被埋沒,但不代表他的作品沒有價值。對他們的挖掘和研究,可能將會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
總之,嶺南畫派目前仍處價格“窪地”,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反方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不要被“特例”天價作品沖昏了頭腦
我沒有親眼見到這件拍品,所以不予置評。但如果說這件事表明嶺南畫派即將迎來藝術品市場的“春天”,或者嶺南畫派作為一個整體正處於價格“窪地”,我則不贊同,因為我認為這是市場對嶺南畫派的誤讀。
黎雄才的作品現在為何拍賣出了“天價”?這其中是有客觀的原因的。最近幾年,廣東美術界,包括中國美術館為挖掘黎雄才的藝術價值、重估他的歷史地位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學界對黎雄才的藝術價值、歷史地位給出了更加准確、更加理性的分析。再考慮到黎雄才的作品大都捐獻給了國家和學術機構,市面上的精品數量有限,所以,黎雄才作品在市場上持續走高是一個必然趨勢。但突然之間冒出一個每平方尺超百萬的“天價”,我還是認為有點蹊蹺。可能因為學界對黎雄才的充分挖掘,讓市場上的某些資金和機構,意識到黎雄才可以成為一個新的炒作點,因此跟上來了?
從藝術價值而言,以“二高一陳”(高劍父、高奇峰和陳樹人)乃至關山月、黎雄才為代表的嶺南畫派,與同時期的京津畫派、海派鼎足而立。目前,嶺南畫派大家書畫作品的市場價位,確實與同時代的其他畫派大師有差距,但我並不認為正處於“窪地”,而是北方很多畫家作品的價格炒作成分太大了。廣東的市場經濟發展比較早,也比較完善,藝術市場沒有大起大落、爆出天價來,其實正是我們這個市場理性的表現。
另外,我也反對用一個畫家作品價位的抬升,推導出整個畫派都會跟著一起往上走的結果。事實上,即便黎雄才作品之前的確有被低估的情況,但在嶺南畫派中,也同時存在一些畫家在進行自我炒作,價位背離藝術本體的事情。而從關、黎去世之后,嚴格意義的嶺南畫派其實已經不復存在,所以我們沒有辦法用一個畫家去代表一個群體的特點。我認為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作品,去探討技法和藝術水准比較科學,不能以所謂的“嶺南畫派”來論成敗。
總之,我建議藏家不要被黎雄才作品拍出天價的這個“特例”沖昏了頭腦。我希望我們的藏家能平和一點兒看待這個問題:我們的市場也能一直保持一種不浮躁的狀態,讓收藏真正回到鑒賞層面,而不是像股市一樣大起大落,那樣我們就不得安生了。
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會長、著名收藏家石金柱:炒作“原子彈”會傷著嶺南畫派
這幅畫拍出這樣的價錢,我覺得很吃驚。黎雄才的精品,目前的市場價位每平尺大概在30~50萬之間,80萬的叫價都經常有價無市。這幅畫很大,但不算精,其中可能有炒作成分。
總體而言,整個嶺南畫派長期以來都在一個低價位上運行,和其他畫派的價位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事實上,嶺南畫派的每一代杰出人物,與同時代其他畫派的大師相比,都毫不遜色。比如說關山月和黎雄才,完全可以同謝稚柳、陸儼少、錢鬆岩相提並論,但在市場價位上並沒有體現出來。為什麼會這樣呢?我認為個中原因有三:首先,我們嶺南的藏家太理性了。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先富起來的一批人,文化背景都不高,沒有什麼收藏的意識,有錢寧願去買房也不會買藝術品。所以,嶺南畫派就沒辦法像長安畫派那樣,因為當地的煤老板有錢,又願意炫耀本土文化,價格一路高漲﹔其次,廣東的畫家長期以來又不善於包裝自己,北方的藏家對此不了解﹔第三,鑒定上也有困難,就像我們廣東要想鑒定一張齊白石、張大千也有難度一樣,北方鑒定嶺南畫派也有難度。在這三重因素的作用下,慢慢地,流通上就有問題了,嶺南畫派不被重視,不受追捧是必然結局。
我對嶺南畫派未來的市場發展是非常有信心的。畢竟它的實力擺在這兒,而價位又真的很低。無論是從投資還是收藏的角度,對於廣東藏家而言,嶺南畫派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但是,像黎雄才一下子就拍出這近九千萬這樣的事兒,我認為還是有些過火,畢竟市場的發展還是循序漸進為好,突然暴漲,仿佛是投下一顆原子彈,恐怕會傷著這個市場。我知道有些藏家手裡也有這麼大尺幅的黎雄才作品,本來可能幾百萬都願意出手,現在倒好,1個億也不賣了。其實,這也不現實。
(文、圖/記者 金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