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翰:讓美術館藏品更活躍--書畫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收藏

周文翰:讓美術館藏品更活躍

2013年01月23日08:56    來源:京華時報    手機看新聞

往大說,這也是“文化平權”要前進的方向,就是以公共財政支撐的文化機構必須努力實現文化資源更為公平的分享,而不僅僅是壟斷性保存。

大多藏品不見天日

“群珍薈萃·中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正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展覽首次匯聚了中國美術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北京畫院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浙江美術館等全國十大美術館的館藏精品,有點向之前上海博物館匯聚國內外古典藝術精品進行展覽的方式取經的意思,都是不錯的展覽。這倒讓我想到了,其實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的藏品動輒成千上萬,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這樣的大館更是幾十萬之巨,但是能展出的數量不過幾千而已,大多數藏品往往是沉睡倉庫幾十年不見天日,不僅公眾不了解,其實行業內也難說有誰知道別人庫房裡的子丑寅卯。

眾多藏品會沉睡這麼久,當然有各種原因,其一確實是館藏數量大,而展示

面積有限,這是古今中外博物館美術館都面臨的問題,無需諱言﹔其次,有很多藏品因為品相一般、有重復或殘損,或者不具有太強觀賞性,不值得拿出來展示,及時出版畫冊、研究文集等面臨成本效益的考量,姑且就封存在登記冊上了﹔第三,則和之前博物館美術館業內重視壟斷式保存、研究的心態有關,寧肯鎖著也不願公之於同行、公眾,隻能自己一點點整理一點點做成學術項目,生怕別人先看了先研究了。

整合資源創新模式

在新的社會、技術、媒體條件下,上述問題都可以找到替代性的解決方案。首先,如果自身展館有限,藏品較豐富的館就可以和其他展館、畫廊、展覽中心乃至商業機構等合作展出自己的藏品,可以是公益也可以是商業,有明確的區分、監督和保障措施就好,如這次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就是如此﹔其次,就是要利用互聯網數據處理、分享技術將藏品數據化,讓圖片等信息可以方便地網上展示和查閱,方便各行業學者和公眾欣賞閱讀﹔第三,就是博物館、美術館要勇於嘗試創新的展覽模式,讓藏品成為當代文化建設的參與者,而不僅僅

是“歷史性陳列”,比如把古代藏品和當代藏品進行新的組合、展示,比如按照時間序列、空間序列、特殊人物等線索進行不同主題的策劃的展示,即便是單純進行古代文物、藝術品的展示,也可以配合臨摹古畫、制陶等公眾教育活動、參與式游戲等,增加展覽的吸引力,讓館藏不僅作為視覺對象,也成為各種參與者的知識、經驗得以實現傳播的載體。這需要博物館美術館更加重視展覽的策劃和組織,從多元文化互動的角度去開拓新的思路。而且美術館博物館也別怕大眾化、通俗化的主題,比如美術作品中的植物、交通工具等都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展覽。

往大說,這也是“文化平權”要前進的方向,就是以公共財政支撐的文化機構必須努力實現文化資源更為公平的分享,而不僅僅是壟斷性保存。這方面大家不妨大膽設想一下,比如早幾年我就呼吁北京故宮應該在南部、西部開設分院展示藏品,或者和國內各地博物館合作舉辦巡回展覽,這樣很多藏品就可以循環展出,也方便各地公眾就近欣賞藏品。以此類推,各省的省博物館美術館也應該和地市縣博物館美術館合作舉辦各種展覽等。

(責任編輯:任文(實習生)、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