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報帖》為唐摹本:故宮專家存疑--書畫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書畫收藏

《大報帖》為唐摹本:故宮專家存疑

2013年01月10日09:00    來源:東方早報    手機看新聞

該摹本是日本國內的私人收藏品,並不見於中國歷代著錄。文字為“(便)大報期轉呈也。知●不快。當由情感如佳。吾●日弊。為爾解日耳”。和摹本一起的還有幕府末期至明治時期的書法鑒定家古筆了仲寫的“小野道風朝臣”的鑒定書,因起首有“大報”二字,此帖也被稱為《大報帖》。 

該摹本是日本國內的私人收藏品,並不見於中國歷代著錄。文字為“(便)大報期轉呈也。知·不快。當由情感如佳。吾·日弊。為爾解日耳”。和摹本一起的還有幕府末期至明治時期的書法鑒定家古筆了仲寫的“小野道風朝臣”的鑒定書,因起首有“大報”二字,此帖也被稱為《大報帖》。

■ 日本稱新發現王羲之唐摹本《大報帖》

早報記者 江村

說起中國書法,王羲之無疑是永遠熱門的話題。據日本放送協會(NHK)、日本共同社等媒體報道,日本近日發現了被稱為“書聖”的中國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作品的最新唐摹本《大報帖》。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對其進行了鑒定,認為該作品為7至8世紀唐代宮廷書法作品的一部分。該作品將於1月22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的特展“書聖王羲之”上首次公開亮相。知名碑帖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連起昨天對東方早報表示,在看過網上公示的圖片后,對於是否唐摹本,他仍不能下任何結論。

據悉,該摹本是日本國內的私人收藏品,並不見於中國歷代著錄,去年秋天由中國書法史專家、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品管理課長富田淳對其進行了鑒定。摹本寫在長25.7厘米、寬10.1厘米的紙上。文字為“(便)大報期轉呈也。知·不快。當由情感如佳。吾·日弊。為爾解日耳”,共3行24字。紙張為畫有豎線的縱簾紙,和摹本一起的還有幕府末期至明治時期的書法鑒定家古筆了仲寫的“小野道風朝臣”的鑒定書,因起首有“大報”二字,此帖也被稱為《大報帖》。

王羲之(303-361)被尊為“書聖”,其書風與兩漢、西晉相比,明顯特征是用筆細膩,結構多變,最大的成就則在於變漢魏質朴書風為筆法精致的書體。

因時間太過久遠,王羲之並沒有原跡存世。一種說法是唐太宗生前極愛王字,曾下令讓臣下“用金帛購求王羲之書跡”,一時之間,“天下爭?古書,詣闕以獻”,王羲之的真跡在民間幾乎片紙難求,唐太宗去世后又將不少王羲之法帖陪葬。雖然沒有原跡存世,而其法書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樂毅論》、《黃庭經》等,摹本墨跡廓填本有《孔侍中帖》、《蘭亭序(馮承素摹本)》、《快雪時晴帖》、《頻有哀帖》、《喪亂得示二謝帖》、《姨母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等。

由於並無真跡存世,王羲之的唐摹本可以視為下真跡一等的稀世國寶。台北故宮藏的《快雪時晴帖》、《遠宦帖》、《奉橘帖》等,上海博物館所藏的《上虞帖》、北京故宮所藏《蘭亭序(馮承素摹本)》均是唐摹本,而日本皇室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藏的《喪亂得示二謝帖》是唐代內府的雙鉤填墨摹本,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傳入日本,2006年3月來上海博物館展出。2006年同時到上海展出的還有一件日本私人收藏的《妹至帖》,但對該帖是否唐摹本,書法鑒定界存在較大爭議。事實上,該帖次年亮相佳士得拍賣時,雖然估價僅2400多萬港元,但遭遇流拍,也反映收藏界對日本私人收藏王羲之書法的謹慎心理。

對於此次在日本發現的《大報帖》,知名碑帖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連起昨天接受早報專訪時表示,他僅在網上看到圖片,並未見過實物。對於日本所言的唐摹本,他表示,如果僅從網上公布的圖片看,或有疑問:“不少字的筆道都比較肥,與以前被確認的王羲之書跡唐摹本還是不大一樣,與《姨母帖》的肥瘦勻稱也不一樣。”王連起認為,如果有當時日本遣唐史帶到日本去的証據,那是可以認為這是唐摹本的。而早報記者瀏覽東京國立博物館官方刊載的信息,並無這樣的証據公示。盡管王連起表示對是否唐摹本不能下結論,但他也表示,對這一書帖作出鑒定的富田淳是他的老朋友,是一位比較嚴謹的學者。

《大報帖》的出現也在書法愛好者中引起熱議。在一知名書法網站,有書法愛好者將此次發現的《大報帖》與此前流拍的《妹至帖》相比較,結果發現二者若拼合在一起,或同出一紙,於某一時間被裁割為兩片。

(責任編輯:任文(實習生)、魯婧)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