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NHK電視台發布新聞,稱一件王羲之的雙鉤摹本在日本被發現,被稱為《大報帖》。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經過鑒定,根據字體和字面意思,這是7至8世紀時中國唐代宮中制作的摹本的一部分,這將成為了解王羲之書法的珍貴資料,並認為這個摹本有可能是遣唐使帶回日本的。
《大報帖》於1月22日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的特展“書聖王羲之”上首次公開亮相。知名碑帖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連起表示,在看過網上公示的圖片后,對於是否唐摹本,他仍不能下任何結論。
流失故事:據《日本侵華對文物的破壞》一書作者孟國翔介紹,戰后日本歸還了一部分戰時掠奪的文物,有158000多件,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較珍貴的,但這只是很少的部分。
中國文物流失歷程
更多>> 第一次浪潮:鴉片戰爭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文物被列強大量搶奪與分食,中國“自元、明以來之積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國寶奇珍,掃地遂盡”。直到溥儀被逐出皇宮,仍有太監又偷又買,不過,第一次浪潮到此結束。
第二次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此期間日本侵華,這是中國文物大量外流的高峰期。當時,國民黨政府無論財力還是管理上都比較弱,博物館、考古工作都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普通民眾在對文物的保護上也沒有任何意識。日本侵華時,他們的士兵都受過相關的教育,所以對明、清以上的古董,都先是保護起來,拿到手之后集中起來用輪船運往日本。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大量日本軍官舉家移民美國三藩市落戶,帶去了很多的中國文物。
第三次浪潮:改革開放之前
那時,以國家文物商店為經營單位,政策規定乾隆以前不能出口,可乾隆以后卻允許大量出口,嘉慶、道光時期的很多官窯瓷器、書畫以極便宜的價格流失海外,甚至,很多真正是明、清時代的真文物,因鑒定失誤,被當成仿制品賣了。日本旅行團一來就幾十個人,進到店裡,每人先抱一堆,然后進行篩選,價格便宜。 很多文物以這樣的形式被買走。。
第四次浪潮:改革開放之后
此時香港成為了文物走私的集散地和中轉站。內地的文物到了香港,隨后流散到了美國、中國台灣、日本、東南亞,最遠的流失到了挪威、丹麥與荷蘭,德國、法國。80年代中期,部分地區曾刮起一陣盜掘古墓之風,許多珍貴文物被盜流失。
流失故事:據《日本侵華對文物的破壞》一書作者孟國翔介紹,戰后日本歸還了一部分戰時掠奪的文物,有158000多件,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較珍貴的,但這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后由於多種因素我國沒有再繼續追討。中華國寶: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東洋館又稱亞洲文物陳列館,1968年正式開放,設10個陳列室,分綜合陳列、中國藝術等部門,每年隻輪換展出館藏品中的一小部分。一號展廳是名為“中國雕刻”的特別展覽,26件南北朝與唐代的文物,大部分是來自陝西、山西、河北等地的石佛。此外,東洋館一層還有一些特別專題,展示中國文物與東南亞文物之間的文化淵源,比如銅鼓、青花瓷。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因戰爭、不正當貿易等原因,致使大批中國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在此期間,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余萬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則是另一個數字:在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中有中國文物164萬件,而民間藏中國文物是館藏數量的10倍之多。這兩個統計都反映了一個接近的數據:在海外的中國文物超過1000萬件。當然,這不全是流失文物。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副總干事牛憲鋒認為:“准確地講,應稱為海外藏中國文物。
近年來,藏於日本的中國書畫作品不斷回流,頻頻出現在各大拍賣場上,屢創高價,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比如,2002年以3298萬元被北京故宮博物院購藏的米芾珍品《研山銘》以及2010年以4.368億元成交的黃庭堅《砥柱銘》,皆為日本回流的藏品。日本藏中國書畫之所以出現回流,一方面是因為日本經濟多年不景氣,導致文物與藝術品市場降溫,而近年來中國大陸對文物與藝術品的文化認知程度提升、市場需求急增,各大拍賣公司積極在日本征集拍品,設立辦事處和代理機構,為日本藏中國書畫提供了回流的渠道和價值提升的空間。另一方面,從日本藏家來說,20世紀初到現在,日本的中國書畫收藏經歷多次換代,雖然具有悠久的收藏傳統,但目前日本的主力藏家與他們父輩收藏的喜好已經有所不同,同時日本的住房形式和生活方式也發生著改變,這些都導致書畫的實用性和審美價值減弱,在日本似乎出現了斷代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