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乞巧节”到“中式情人节” 看七夕文化的古今嬗变
七夕也称作“女儿节”,自有一种婉约、浪漫的气质。除了源自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七夕不只“有情”,还有乞巧、晒书,女拜织女、男拜魁星等充满期待的祈愿仪式。作为2006年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七夕”既承载了传统文化对天地星辰的哲学崇拜、又饱含了人们对生活情感的不懈追求。
从古至今,七夕的民俗活动都是丰富多元的。有充满神奇色彩的,相传在七夕当夜待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的悄悄话;有针对性较强的祈愿习俗,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还有拜织女、魁星星辰以期圆满愿望的……这些带有仪式感的民俗传统延续古老的文脉,讲述着成人世界的不老童话。
浪漫七夕 不只有情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描述,这是文献中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随着时代发展,穿针乞巧、投针验巧、拜织女、吃巧果、接露水等习俗渐渐丰富了“乞巧”的形式和内容。
相较于崇尚“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的男子而言,“巧”是古代女子能安身立命的基础技能,也是贤惠能干、持家有道的代表。神话中的织女正是此中翘楚,作为天上的仙女,人们拜织女祈求获得相应的技能加持,正是勤劳的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除了乞巧,跟牛郎织女有关的“感情”线也是七夕一个重要的主题。“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受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影响,自古以来有关七夕的诗词,一字一句总关情,“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从惊鸿一瞥到两情相悦,再到情感日常,古人有关“感情”的智慧总有一种了悟的洒脱,稠浓而不粘腻。
七夕文化的古今嬗变
从传统乡土社会发展至现代城市化,“心灵手巧”是美德但并不是唯一评判女性优秀的标准,女子与男子一样在社会中自食其力,通过努力获得认可。 “乞巧”的社会功能逐渐弱化,更具有一种象征意义,这时七夕的爱情元素被无限放大。
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化节日的普及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发展的文化产物,也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日常。相对于被商家等各种因素推波助澜的西方情人节,七夕也渐渐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口味和节奏,被潜移默化地打上了“中式情人节”的标签。
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需要活化的生活基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七夕的文化内涵在文化交流、社会发展变迁的脚步中发生嬗变既无可厚非又在情理之中。
大数据看七夕 传统文化正在回归
据京东大数据显示,七夕前一周,相关搜索环比增长280%,其中最多搜索的是“礼物”“巧克力”“送男/女友”等。《深圳新闻网》报道,在七夕之际,带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翡翠类珠宝最受欢迎,销售额同比增长53%,同时带动的还有水晶玛瑙、珍珠、和田玉等,均有4成-5成的增长。在一家收藏平台售卖翡翠饰品的直播间,更有藏友直接点名购买饰品是为了赶在七夕节当天送老婆。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节日更是这样。传统七夕向“中式情人节”的过渡,是其发展的适应和尝试,在西方情人节的庞大声势下,“中式情人节”的兴起未尝不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七夕来了,你打算怎么过呢?
(实习生 索佳惠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